原標題:功課3-2:熟悉演藝界的7個角色(句子成分)
演員的工作是扮演角色,并可能分飾多角
每個派別的演員在一場話劇中,都會扮演某個角色。同理,前面提到的10種詞性,在一個句子中,是要充當某種成分的。
同一種詞,在不同的句子中,可能會充當不同的成分。就像86版的《西游記》,有不少演員一人扮演了多個角色,比如閆懷禮老師除了扮演沙僧,還演了太上老君、西海龍王等角色。
7個角色,7種演繹
在英語中,每一個詞性,可以充當7種句子成分的某一種,這7種句子成分是:主謂賓表定狀補。聽起來是不是有點耳熟?因為初中語文課本上講過類似的語法,我們可以把相關知識遷移過來。
和學習詞性的方法一樣,這7種句子成分的含義也可以從字面來理解:
“角色”與“演員派別”的關聯
從以上對句子成分的講解來看,我們現在知道,詞性和句子成分關系緊密。對于一個英文句子,我們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描述:在詞性上,可以說它由哪些不同詞性的單詞組成;在成分上,說它由哪些句子成分構成。不管從詞性還是句子成分出發,我們描述的對象其實是同一個。
這好比我們在生活中描述一個男生,從性別角度看,他是boy;從年齡角度看,他又是個青少年。無論怎么描述,我們指的對象一直是這個男生。
因此,詞性和句子成分之間的具體關系,類似硬幣的一體兩面,我們用下圖來表示:
下一章:英文“演藝界”的5個潛規則
目錄請戳此:《像看話劇一樣,輕松搞定英文原版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