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這次的教育行走,跟我同住的是來自上海的蔡老師。
? ? ? ? 六月份訂酒店的時候,約了一個深圳的朋友一起住,可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她臨時有事無法參加行走,于是我在群里邀到了來自上海的蔡老師同住,接下來的四天,我便與蔡老師同進同出,一起聽課,共同學習,互相交流。
? ? ? 蔡老師是教育行走的新營員,從21號下午見面開始,她就對這項活動充滿了好奇,破冰晚會以后,她就不停地問這問那,一個勁地想向我探尋教育行走的各種秘密,特別是結束了第一天的課程以后,她的腦海里似乎裝了“十萬個為什么”,迫不及待地要我為她解答。
? ? ? ? 是啊,這一天的課程內容太豐富了:上午是李玲校長介紹她的量子管理,然后是張文質老師回顧了自己做生命化教育的三十年歷程;下午先是爾遇書館蔡和明館長和毛家英校長、陳春華校長、鄧秀華校長、藍淑榮園長、普利輝老師各自分享了疫情三年自己的工作或成長,接著是三個“特殊”學校的校長侯曉斌、宋桂芳、王茂蓮跟刀哥一起分享了他們作為校長的“酸甜苦辣”;晚上的十幾個分論壇活動更是讓人眼花繚亂,選擇困難。重要的是,這樣滿滿當當的一天課程,四百多人沒有任何人面露疲態,甚至一個個還都像打了雞血一樣充滿了激情,作為行走新人的她怎么可能不滿腹疑問?
? ? ? 但其實,她自己也被深深地感染了,晚上結束分論壇活動回到酒店以后,一直拉著我問個不停:你從哪里知道教育行走的信息?張文質老師是什么人?這些講座的嘉賓是誰邀請來的?他們講課有錢嗎?為什么選了這個學校舉辦這次活動?前幾屆都在哪里辦的?……
? ? ? 聽著她連珠炮般地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地問,我仿佛看到了第一次參加教育行走的自己,那時候,我也像她這樣激動、興奮,充滿了好奇,只是我把這些問題都藏在心里,沒有提出來而已。因為有過相同的經歷,我更能體會她的感受,于是,我盡我所知一個個地耐心地為她解答。
? ? ? 我告訴她,跟我們參加過的其他培訓不同,教育行走有魔力。其他的培訓,要不是繼續教育學分的需要,要不就是學校或上級的要求,極少有主動報名,還爭著搶著報名的;其他的培訓,你可能會心猿意馬,身在曹營心在漢,隨時準備撤離會場,極少有久久不愿意離開會場的;其他的培訓一般沒有作業,即使有,也常常是完成任務,極少有主動給自己布置作業的;其他的培訓都是一次性的,離開會場培訓就結束了,極少有培訓后余熱不減的……
? ? ? 談到教育行走,我這個平時不太主動發言的人也開始滔滔不絕,我用自己參加教育行走的經歷告訴蔡老師:
? ? ? 教育行走是一個能量場。每一屆教育行走,從報名開始,所有營員心里就充滿了期待,接著是各種預熱分享活動,來自全國不同地方的美ren,給大家分享自己的教育故事,他們有的在班級管理上有著豐富的經驗或獨到的見解,有的在引領學生閱讀這方面有自己獨有的辦法,有的堅持帶領學生一起寫作,寫下了很多不一般的作品,也有的是在別的學科引領著學生進入了不一樣的學習空間,還有的是在家校溝通方面有非常得心應手的做法……總之,預熱分享就是一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場域,每一個參與者都能從分享嘉賓的故事里找到自己的能量。
? ? ? ? 如果說預熱分享是前菜,那么行走現場完全就是一桌饕餮盛宴,從破冰晚會開始,到TED演講,到各位大咖的授課,再到論壇分享,到最后的歌舞晚會,每一個參與者在會場里聚精會神的狀態,再到課間休息時簇擁嘉賓討論或簽名拍照的場面,從中午晚間餐桌上意猶未盡的分享,再到回到住所以后不眠不休的討論,三天四晚的活動,所有人都被一種無形的力量推動著,都忍不住想說點什么,聊點什么,做點什么,或在心里暗暗地定下一個目標,思考著改變點什么。
? ? ? 教育行走是一個動力源。對于參加過教育行走的美ren來說,大家都有一種共識,如果沒有參加過分享,沒有表演過節目,就不能算是參加過行走,甚至有的美ren說,只有預熱分享、現場表演和余熱分享都參加過,才算是參加了一屆完整的教育行走。之所以有這樣的共識,是因為教育行走就是一個動力源,它會讓每一個參與者在聽到別人的故事后躍躍欲試,在看到招募節目表演者的時候摩拳擦掌,即使再內斂、再被動的人也會有上場試試的沖動。在這里,不管你認為自己的故事如何平凡、平淡,得到的都是來自大家的贊揚與鼓勵,不管你的表演是如何的蹩腳,都不用擔心有人嘲笑或譏諷,所有人都會給予你最真誠的贊美。只要有意愿,只要有勇氣,這個舞臺就是你的,“越承擔越成長”,所有的人都會找到自己的動力源泉,挖掘出自己潛藏的力量。
? ? ? 教育行走是一個新視窗。每一屆教育行走的課程都是文質老師和刀哥精心策劃的,邀請來的授課老師來自不同的地方,有從美國來的,有從臺灣來的,有來自現代化都市的,也有來自偏僻鄉村的,有教育界的,也有文化界的,還有來自文化科技公司或愛心公益組織的……他們從不同的領域給我們帶來不同的資訊,從不同的角度觸發我們不同的思考,他們帶領我們走進不同的世界,領略不一樣的教育風景,感悟不一樣的教育人生,通過他們,我們在獲取了更前沿的教育信息,拓寬了思維的角度。這些課程為我們打開了一個嶄新的視窗。
? ? ? 教育行走是一個歡樂港。《行走之歌》里有這樣一句歌詞:“一群勇敢的人,什么都不害怕;一群快樂的人,走在自由的大地上。”在教育行走的場域里,每一個人都是自由的,每一個人也都是快樂的。從預熱分享開始,到節目的策劃、組織、招募、排練,到行走現場的主持、燈光、背景、攝影攝像、報道等等,再到余熱分享的主持、分享和點評,所有的工作都是自覺自發的,每一個人都把這些工作當作最重要的事情,不僅特別認真對待,而且樂此不疲,甚至為了能夠以最好的效果呈現在大家面前,一遍又一遍地練習卻樂在其中。兩臺晚會,節目精彩紛呈,表演者與臺下的觀眾都看得目不轉睛,會場里“咔嚓咔嚓”拍照的聲音此起彼伏,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滿足的笑容;現場所有的燈光、背景、課件,與授課嘉賓的演講配合得恰到好處,醒走者公眾號的報道及時精彩……所有的人都像置身于一個歡樂的港灣,從身體到心靈,沒有一處不暢快舒適、酣暢淋漓。
? ? ? 教育行走就是這樣有魔力,用佟生老師的話說,“教育行走有毒”,可我要說,不僅僅教育行走,凡是張文質老師組織的活動都“有毒”,一旦參加,便會陷入其間不可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