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今天是周日,和男友早早起床出發(fā)去接小貓。
自從去年8月養(yǎng)了一只貓,我對貓這種動物產(chǎn)生了濃烈的興趣和喜愛。
新接來的小貓是我們家庭的新成員——大妖。
大概由于貓的天性,對領土權被侵犯非常不滿,我們的第一只貓——“小仙”對新來的同類顯示出極強的憤怒。這個特殊的經(jīng)歷讓我第一次看到“小仙”露出齜牙咧嘴的樣子,估計如果不是我強行把它帶走,它虎視眈眈的架勢可以保持一天。
而新來的小家伙倒是很愜意,對“小仙”的各種挑釁和恐嚇根本不怕,揚著可愛的小臉眨巴眨巴眼睛,然后就優(yōu)哉游哉地睡著了。
看著它如此“心大”,我不由地捏了一把汗。這還好是“大妖”在籠子里,如果是它們倆直接接觸,估計“大妖”的這個小身板早被“小仙”打趴下了。
從上午到現(xiàn)在,“大妖”的愜意從未被打斷過。在新環(huán)境很容易適應、不怕“小仙”的各種威脅恐嚇、我撫摸幾下便呼呼大睡、趁它不注意時給它剪指甲根本不掙扎……大部分行為都超越了我對貓原有的認知。
經(jīng)過觀察和與男友的討論,我們猜想:“小仙”和“大妖”都是出生一個多月后開始被我們領養(yǎng)的,但是性格差異卻很大,“小仙”較為敏感又喜歡黏人,而“大妖”虎頭虎腦且不怕生,大概源于出生后到被我們接到家中的中間時期,所處的環(huán)境和被周遭人類照顧的方式不一樣。相比人類,小時候生長在較為安逸的環(huán)境和周圍關系比較融洽的小孩的性格便較為平和,反之,則容易出現(xiàn)種種問題。
不過,人類始終比動物復雜許多。
感謝兩只小動物的加入,為我們的二人世界增添了不少活力,也讓我們得以觀察身為“父母”的各種心理變化過程,以及對自己的父母過去某些行為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