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這一生,至少當一次傻瓜。
? ? ?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是在一個初春。那天,我步行了4公里,從家走到了國信體育館。就在那不久前,我生了一場“大病”,因為肺炎住了半個月的院。從小到大,雖然體質一直不太好,可是還真沒得過這種“有名有姓”的病,所以在我看來這小小的肺炎就是“大病”了。
? ? ? ?都說失去后才知道珍惜,得過病的人往往更加惜命。病中的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渴望健康,懼怕疾病,于是剛剛康復,我便開始了健走——天兒冷風大,我便每天在家走,穿著拖鞋,把家里的木地板踩得嘎嘎直響;病剛好體力不支,我便把一天切分成好幾個時段,3000步、2000步、4000步……就這么一點點累積,竟也能完成一天行萬步的目標。
? ? ? ?回想起來,早在四五年前,走路就曾與我結緣,那個時候真好啊,臨近畢業,膩在家里天天跟爸媽一起走路,看花開花落。后來,應該是走路已不能滿足我內心對健身的需求吧,加上各種高強度運動漸漸興起,我開始放棄走路,轉而挑戰跑步、HIIT甚至Insanity等高強度運動。可是這些運動沒有進一步增強我的體質,反而把我的身體“掏空”了,我陷入越練越弱的怪圈。兜了一個大圈,我再一次選擇走路,與之前天天跑步的運動強度相比,走路實在不值得一提,但是不知道為什么,我卻隱隱感覺這種看似舒緩的運動方式,好像蘊含著更大的生命力。
? ? ? ?重拾走路半個月后,我邂逅了這本書——《這一生,至少當一次傻瓜》,講述了一個普通果農木村秋則用一生來圓夢的勵志故事。木村的夢是栽培無農藥、無化肥的蘋果,這在當時是一件完全不可能實現的事情。而木村沒有放棄,他用八年的時間等待七朵蘋果花的綻放,用十年的時間換得蘋果園的豐收。在木村成功以前,每一個人都說他一定是“瘋了”,說他是“傻瓜”,而木村卻始終堅持,在他看來,“沒有比當傻瓜更簡單的事了”。
? ? ? ?在看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回想起一些事:想起當初復習公務員考試的時候,我并沒有跟風去報名培訓班,只是給自己列了一張日程表,按時“上課”“下課”,每天的生活都單純到極致,絲毫不想結果會如何,傻傻地用著勁兒,平靜地度過考前的每一天。我還記得當時最有壓力的大概是媽媽吧,她一直在幫我聯系其他工作機會,因為她覺得國考太難了,概率太低了。相比之下,我倒淡然得多,一點不考慮后路,有點孤注一擲的感覺,雖然我并沒有必勝的信心。現在想來,那時候也是在“傻傻”地堅持著一件不被看好的事啊!好在,傻傻的堅持也能換來不錯的結果——木村種出了“奇跡蘋果”,而我也在國考中脫穎而出。雖然與堪稱里程碑的“奇跡蘋果”相比,我的這點成績實在是不值一提,但是我獲得的成就感依舊是難以言述的。
? ? ? ?感謝木村,感謝自己,感謝被肯定、被激勵、被保存的那些“傻勁兒”。這一生,至少當一次傻瓜;而我愿意,一直這樣“傻”下去。
? ? ? ?2016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