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又是一個關于蘋果的故事。不是亞當夏娃偷吃的蘋果,不是掉在牛頓頭上的蘋果,也不是喬布斯掌中的蘋果。
這只是一個日本農民種蘋果的故事。不僅關乎農業,不僅關乎生計,更多是一種情懷。
在讀這個關于蘋果的故事時,我幾度如主人公一樣掙扎、糾結、痛苦、看不到希望,無邊無際。最后蘋果經過八年“抗戰”終于開花時,我如主人公一樣,愣了,不敢相信漫山遍野的小白花會吐苞綻放,雖然我早就知道主人公的蘋果已經在日本賣得如火如荼。
2.
主人公的名字叫木村,日本青森縣一個果農,入贅妻子美千子家,養蘋果為生。在書店“無意”買了農學家福岡的無農藥栽培書后,試圖在家里果園搞無農藥栽培。這在“沒有農藥就沒有蘋果樹”這一觀念深入人心的日本,是一件“瘋了”的事情。
不出乎別人的意料,木村的蘋果根本不開花不結果,害蟲滿園。而木村全家上陣,純手工抓害蟲。又噴過各種“天然”除蟲劑:紅糖、鹽、醋、日本酒……。蘋果園很多年根本沒有收成!在村里人的生活越來越好、其他人家的孩子們都去東京、出國上學時,木村的家居然一貧如洗,甚至水電費都交不上!事業的失敗,家庭的窘迫,親人的疏遠,讓木村壓力大到了極點。
你有過夢想嗎?在需要養活自己、養活老婆、岳父岳母、三個孩子時,你敢追求自己的夢想嗎,敢堅持多久?面對周圍親戚的勸阻、鄰里的嘲笑、孩子們身上的破衣爛衫,你還有動力走下去嗎?
木村堅持了七八年,幾度崩潰、出現幻覺,他想要放棄過。不是放棄蘋果樹,是放棄自己的生命。干脆對一切都眼不見心不煩算了,承認自己就是這么自私的一個男人。
但是,他沒死成。這時,是1985年。
如果你沒經歷過他的堅持、他的痛苦和瘋狂,就不要批評他的“懦弱”。
3.
“要買他的蘋果極其困難。聽說用他的蘋果制成的蘋果汁,有三分之一都被某政治人物包下了;還聽說東京有一家法國餐廳用他的蘋果做出頂級的湯,預約已經排到一年以后。”
這里的蘋果,就是木村煎熬了八年,他的蘋果樹長出的蘋果。
木村成名后,慕名而來采訪的記者吃到他種出的蘋果,“好吃得令人難以置信。第一次知道,原來人在吃格外美味的東西時,會情不自禁地流淚。咬第一口的時候,可以感受到全身的細胞都欣喜若狂”。
一個黑道老大,在電視上看了木村的節目,說自己很久沒有被感動到哭過了,想約木村出來喝酒。
讀到這里,我放心了,我笑了,我如釋重負。仿佛我在陪著主人公一起流淚、等待、欣喜若狂。木村家終于可以過上好日子了,三個孩子終于在學校不用再遭白眼了,家人也可以挺胸抬頭了。
但是,木村想的還不止是這些。
4.
讓木村的蘋果園起死回生,也讓木村對農業種植有根本性認識轉變的,是一次偶然。
他連自殺都做不好,繩子從手中滑落出去,在撿繩子路上,意外發現了一株橡樹。在不打農藥不施化肥的山上,這棵橡樹長得非常茁壯漂亮。木村驚訝之余,忘了自殺,開始研究橡樹周圍的環境、雜草、土壤。
他慢慢想明白了一個道理:橡樹與周圍的環境,包括雜草、土壤、細菌、各種生物,渾然天成,一切相依相需。大自然在這里需要這棵橡樹,橡樹就生在了這里。
木村頓悟了:自己要做的,不是單純地給蘋果樹除蟲、拔草、祛病,而是想辦法讓蘋果樹融入大自然!就像人需要進入社會一樣,蘋果樹也不能脫離環境而存在。自己一直以來做的事情,和周圍打農藥的果農有什么區別呢?不都是在孤立蘋果樹嗎?
有了這一層思想認識,木村看問題的眼光也變化了:害蟲不再是“害”蟲,而是大自然生態平衡的一部分,雜草的存在也如此,什么時候割草、什么時候噴醋除蟲也要根據大自然的規律。如同木村所說“大自然根本無法細分。沒有任何生命是孤立的。要將大自然視為一個整體加以理解”。
5.
《圣經》新約路加福音第12章第15節說: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
有人說人類文明就是靠“私心”推動的。人人都想過得好一點,要更快、更強、更多。也可以說,現代文明是靠著“貪心”推動的。在這個追求的過程里,人類信靠自己的智慧,圖謀得到從人類角度看更有利的結果,現代農業就這樣誕生了。人們已經根深蒂固地認為,必須有農藥和肥料,現代農業才能存在。
木村的果園不打農藥、不施肥,完全依靠大自然自己的生態循環培植。在他的果園里,各種生物輪番登場、繁衍生息,幾百、幾千場博弈在里面上演,果園生態系統呈現出富有彈性的穩定狀態。
這讓我想起了《圣經》創世紀中的話:
神說:“看哪!我將遍地上一切結種子的菜蔬,和一切樹上所結有核的果子,全賜給你們作食物。至于地上的走獸和空中的飛鳥,并各樣爬在地上有生命的物,我將青草賜給它們作食物。”事就這樣成了。
伊甸園中的景象已見不到了,人類已經離起初太遠。
木村相信大自然,他認為協助大自然、分享大自然的恩惠,這才是農業。他不打農藥,不施肥,讓蘋果樹融入大自然中,靠大自然的恩賜成長。木村的果園各種生物紛呈,枝繁葉茂,蘋果樹們都在健康、積極、快樂地成長著,每年借著開花、吐葉、結果,回報給大自然,回報給正確養育他們的木村。木村的果樹樹根扎得很深,青森縣曾經一場臺風把其他果園的果樹連根拔起,木村的果樹卻安然無恙,甚至蘋果都幾乎沒有掉。
一切正如《圣經》創世紀第1章第31節所說“神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
木村的夢想,不是成名發財,而是尋找到人類的根。在他眼里,現代人正在用農藥、化肥摧殘著農業,卻無動于衷。木村不給自己的蘋果定高價,在國內國外指導農民無農藥無肥料栽培,把自己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分享。
書中在講木村苦等蘋果開花的八年里,這樣描繪“一家七口宛如坐在一葉小舟上,在太平洋正中央行駛……完全看不到陸地的影子”。木村正如創世紀里諾亞一樣,帶著全家在充滿未知的海洋里漂泊,所幸,他終于見到了陸地。
而木村的夢想,是把更多的人,都帶到陸地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