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第四間分店開張后,羅小曼對向往說:“現在我們的進貨渠道巳不足以滿足我們的需求。我們如果要繼續擴張生意,就必須要親自到中國訂貨,這樣才能掌握主動權。”向往說:“聽說國內現在的出口貿易很活躍。除了廣交會外,浙江義烏的商貿市場也是烏鴉變鳳凰,越來越成規模。我們現在回國進貨正是好時機。”
這年的秋天,在廣交會參觀了幾天后,向往和羅小曼在廣州白云機場坐上了飛往義烏的航班。在飛機上,他們很驚訝地看到了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其中還有不少非洲人。向往心想:看來義烏商貿市場的吸引力不可低估,傳說中的“雞毛飛上天”果然是名不虛傳。
到了義烏后,向往和羅小曼發現這里有幾家公司的圍巾和連褲襪等商品的質量都非常不錯,而且設計上也很新穎時尚。他們跟這些公司的經理聊了一下,發現原來這些大公司的很多紡織品都是用進口的日本機器制造的。羅小曼問向往:“我們的商店可以賣連褲襪和圍巾嗎?”向往說:“當初與shopping centre簽合同的時候,在合同的條款中講明我們是可以銷售圍巾和連褲襪的。”羅小曼大喜道:“那就馬上訂貨吧,我們要找幾家質量最好的公司作為長期的供貨商,在款式、圖案和尺碼上千萬不能出錯。”
他們找到了一位叫伍學謙的物流公司的老板。這個伍學謙是吳偉的朋友,向往和羅小曼臨飛義烏時吳偉專門向他們推薦了他。伍學謙外表斯文淡定,成熟穩重。(若干年后,他生意越做越大,后來還去競選當了村長,一時傳為佳話。)向往向他講明來意后,伍學謙說:“沒有問題。以后你們自己負責找廠家找商品,運輸出關報關的事,一概由我負責。”向往大喜。當晚,伍學謙帶向往和羅小曼到一家很特別的餐廳品嘗當地的美食。這家叫“綠水雅軒”的餐廳的男女侍應全部踏著滾軸溜冰鞋走路,象溜冰一樣,來去如飛。向往與羅小曼大開眼界。
這次回國,向往他們不但訂了很多貨,而且還為以后的繼續進貨鋪平了道路,可以說是旗開得勝,談笑凱歌還了。
從義烏回來后,向往和小曼興奮地約了吳偉和余敏見面,四個人在某餐館暢談大好形勢。向往首先提到了伍學謙,說伍人品素質頗佳,多謝吳偉的介紹。吳偉說:“義烏是龍蛇混雜之地,有一個好的代理商很重要。”向往說:“我們這次進的貨較多,除了自己幾間店消化外,可能還要搞點批發。”吳偉笑道:“搞批發不如自己開多幾間店。在你們去義烏這段時間,我們又在郊外簽了四間店了。”向往大吃一驚,問:“這么神速?你現在總共有幾間店了?”吳偉說:“不多,才十五間。”向往頓時驚嘆吳偉為天人。吳偉說:“我計劃在維多利亞開三十間店,然后籌劃上市,之后到昆士蘭再開二十間店……”羅小曼問:“到昆士蘭開二十間店?怎么管理?”吳偉說:“我遲點要買一架小型飛機,到時經常往返于維省與昆省之間,鯤鵬展翅,遨游萬里。”向往嘆曰:“壯哉,壯哉!”羅小曼說:“我前不久看過一本書,說美國有個大老板就是經常開著私人飛機到處巡視他的眾多的商店。”吳偉點頭道:“他叫山姆沃爾頓,是Wal--Mart的創始人,我就是想以他為榜樣,一展人生之抱負。”向往與羅小曼當場對吳偉贊嘆不已。
幾天之后,向往接到伍學謙發來的電郵,說那批貨已裝上貨柜,順利報關,你們在那邊準備取貨云云。向往和羅小曼都異常興奮,摩拳擦掌地等待著新貨的到來。
就在這個時候,陳文突然打電話給向往,說有要事商量,今晚在“富貴陶園”餐廳見。
向往與羅小曼帶著些許好奇心去餐廳見到了陳文和林慧。寒睻幾句之后,陳文說他和林慧創立的金融公司幾經艱辛,終于站穩了腳跟,目前準備向新的領域進軍。向往問:“是進軍房地產嗎?”林慧說:“正是。你是怎么知道的?”向往說:“我看到不少富一代奮斗的故事,很多人在其他領域取得成功后,都會進軍房地產。”陳文說:“這是有道理的。我們這幾年搞金融公司,積累了很多的客戶,他們很多人都是融資買地買房的。在同他們接觸的過程中,我對房地產的情況也有了較深的認識。我和林慧這兩年年投資了幾個項目,感覺非常好。目前我們手頭又有幾個項目,正想問你們有沒有興趣一起合作?”向往說:“當然有興趣!是什么項目呢?”陳文說:“機會有時是很難遇上的,但如果一下子機會太多了,就會有幸福的煩惱。目前我們就遇到了這種煩惱。”向往笑道:“如果是幸福的煩惱,就讓煩惱來得更猛烈些吧。”陳文說:“的確是挺猛烈的。我目前突然遇到了三個可投資的項目,個個都是黃金機會,但我手頭的現金流和可貸款額又有限,所以我想在某些項目上與你們合作,也就是說,你們也投入資金,我們一起投資,利潤按投入的比例分成。你們想聽聽這些項目的內容嗎?”向往興奮地說:“想聽,迫不及待地想聽。”羅小曼說:“你先挑一個最適合我們的項目講吧。”林慧說:“我們有大中小三個項目,你最想聽哪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