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氣很陰沉,昨日的艷陽被厚厚的云層遮擋,早上還下了淅淅瀝瀝的小雨,讓這個城市的悶熱有所減緩。陰天沒有什么不好,但看新聞預判未來將有泥石流或者山洪暴發。這讓我覺得有點緊張。
點開手機,今天看到最多的是怒懟雞湯文。我很詫異?雞湯哪里惹到諸位了?因為它的受眾群體多?刺傷了一寫踏實認真寫文的人嗎?我自己也有寫小說,而且是點擊量十分低的那一種。但我不懟雞湯文。
在我覺得,故事被人發現喜歡是緣分。寫作是我自己喜歡的事情。別人看,等同于是在給我助力加油。即使沒有人看,我也覺得沒多大關系。因為我喜歡聽故事,也喜歡寫故事。這是我自己的愛好,于他人其實沒有什么相關。雖然我經常發朋友圈尋求鼓勵,增加動力。但我,從不強制他人,必須、一定要關注我的東西。這是,小說人應該有的基本素質吧!也是為人處事的方式,對別人不要有所苛求,力求上進,自己找尋完美。自愛的人,才被人愛。
再者,我并不覺得雞湯文有什么不好。網路上一只流行一段話:“喝了那么多雞湯,你的人生有變好嗎?”我覺得,這樣的文字很詭異??次?,就把人生過好了,你把人生想得太容易。
那些怒懟雞湯文的人,捫心自問。你有按照別人傳授給你的經驗,這樣去做嗎?可能還會有人說,雞湯文在現實社會中,根本不適用?,F實太灰暗,哪里能像雞湯文那么理想。
說到理想二字,就對了。那些寫雞湯文的人,他們有理想,他們想造就一個更和善的社會。他們有錯嗎?我覺得,他們沒有。再不濟,雞湯文還能撫平一下,那些在現實生活受盡磨折的靈魂。帶有療傷的作用,這有哪里不對、不好了?
那么我們為什么要怒懟雞湯文呢?因為它比我們好嗎?比我們理想、比我們受眾多。
試想一下,怒懟雞湯文的人,是否對雞湯文,有赤裸裸的妒忌,他們妒忌雞湯文的點擊量。
很多作家都說過人性,擁有黑暗的一面。人是一個雙面體,一邊是光一邊是陰。我們如此的矛盾,就不允許雞湯文帶給我們多一點的光明嗎?指不定哪天,相信雞湯文且知行合一的人哪天就締造了一個更理想的時代。
說了這些話,我還想說一點。我沒有做到知行合一,其道遠兮。我也不是什么好人,甚至還有一些低俗的趣味。但,我支持雞湯文的存在。
很多作家也說過,有生命力的地方在于渾濁。我支持各種各樣的文,出現在公眾的視野。由他們去甄別、取舍、選擇。寫文,是寫手的事情。讀文,是讀者的權利。我們不應該,也不能替他們,作出決定與選擇。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作者林亦含留下過大致這樣一段話:“我最害怕的不是遭受性侵這件事,我害怕的是這件事永遠無法停止?!?/p>
可想而知,現實已經齷齪到了什么地步。作為一個寫手,倡導真、善、美。給這個世界,留下那么些微的鮮甜。有什么不可?或許就因為,那一丁點兒的微弱力量,慢慢地改變了現實。使得光陰平衡,生活幸福。
人生已經那么苦,我們又何苦要抹殺滋潤苦楚的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