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蟬游畫報是我2014年做的一款短命APP,兩個月后停止產品維護,半年后停止內容維護。還好也只開發了一個月,浪費不大。
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好幾個人跟我說,你家游記圖片的質量很高,neng出來做壁紙應用給蟬游記導量啊。我被他們說得心癢癢的,心想游記是小眾應用,壁紙總是大眾應用吧。一天能導個千兒八百新用戶給蟬游記就值回票價,還能帶動蟬游家的品牌呢。
由于挑選和處理壁紙很花時間,按照至少半年的運營周期來規劃,一天只能更新1張原創的精品壁紙——被評價為風格獨特。我心想1張壁紙也太少了吧,就追加了5張圖文故事,介紹世界各地的5個景點。你看,每天1張壁紙5個景點,通常打包在一個旅行主題里。你猜結果怎么樣?
哦不對,我之前劇透過,兩個月后它就掛了。
即便如此,蟬游畫報依然有很少的一群忠實用戶,停止維護一年后,日活還穩定在1K左右(因為內容循環更新)。慚愧慚愧,我早已放棄了它。
商業模式
蟬游畫報歸在壁紙類或精品閱讀類,只有一種商業模式,就是用廉價的流量把體量做大,然后再賣廣告給別的應用導量。因為本身屬于大眾應用,有做大體量的可能性,但推廣成本必須壓得很低很低,否則這套賣流量的模式就玩不轉了。
產品架構
媽的我踩了個雷。
從2014年開始,我已經趨向于極簡風格,蟬游畫報一天只更新1張壁紙5個景點,自然按極簡的路數來設計——每天起床刷一刷今天的優美壁紙,看一看全世界的美好風景,是不是起床氣就散啦?
散個屁。
測試下來的結果是,對壁紙有需求的用戶更喜歡海量圖庫,而不是精品推薦;而5個景點介紹還不足以支撐穩定的閱讀場景。雖然我還做了一點附加功能,收藏景點后自動按國家聚合,使用一段時間后一看收藏夾,哎喲我最想去這個那個國家啊。但雕蟲小技不足以拯救失敗的產品架構。
總之壁紙應用只有海量圖庫這一種選擇,而精品閱讀需要更厚實,更多元化的內容來支撐。
運營體系
我花了十幾萬來推廣蟬游畫報,CPA2塊錢出頭,次日留存35%+,但用戶流失較快,第三個月就只剩下了16%,再說給蟬游記導量的效率并不高。當時算了筆賬,花錢推廣蟬游畫報,再給蟬游記導量,絕對是虧本買賣。而蟬游畫報的自然量并不大,還得靠錢來推。
于是我有兩個選擇,一是繼續賭蟬游畫報,再投100萬推廣,賭這100萬投下來自然量能帶起來。二是壯士斷腕。我這個人沒什么賭性,砍了自己一只手默默認輸了。要知道蟬游記全家3年來的推廣費還不到300萬,對不起,我賭不起。
同時在內容運營上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借力于蟬游記和蟬游家的口袋書,制作內容的成本很低,一天一期只需要兩三個小時。但一是最美的景點數量有限,一天5個,一年1800個,臣妾找不到這么多驚艷的景點啊,運營一兩個月后,隨著內容質量自然下滑,各種數據也自然下滑。二是內容架構的初衷是講一些景點故事,很快發現從游記中扒拉故事的成本太高了,只能換成干巴巴的景點介紹,沒有預期中驚爆的內容沖擊力。
半年后,狠下心來,就連一天兩三個小時的投入我也不愿意支出了,內容停止維護,但特別奸詐地循環更新,首尾相連。
蟬游壁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