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有云:“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說的是誤入歧途要及時回頭,否則于苦海中浮沉,不知何時才是盡頭。但你怎知不是你在苦海中,而我這才是岸呢?此一念起,便是心魔滋生,萬種糾纏。
個人覺得《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以下簡稱“天才”)是一本危險的書,高銘說這是2年多來和精神病人接觸的產物,考證說這只是一本小說,情節并不真實,真假莫測。但是看的時候無法不帶入場景去想象和體驗書中人物的所思所想,帶入久了,感覺自己好像越來越迷茫了。
正常人真的是正常的嘛?還是說精神病才是掌握世界真諦的智者?世界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我們看到的世界是真實的嗎?已經證明過的定理是對的嗎?
時間有沒有盡頭?四維生物是什么?當你知道自己被困箱中,所有人都看不見箱子,他們說你是自由的。當你知道了真相卻沒人相信,我們該如何自處?
荒誕的行為背后是怎樣的動機?看似荒謬的語言有沒有事實來支撐?殘忍真的就是殘忍嗎?看到的是否就一定是真實的反映?
世界的真相
“天才”里講到幾個物理天才,因為思考的問題比較高深,比如有一個15歲的天才少年認為宇宙中生活著一種絕對四維生物;比如一個老物理天才說他自己可以去到時間的盡頭;比如一個人說其實宇宙是多宇宙,現在的他并不是這個宇宙的他,而是一個月之后從另外一個平行宇宙通過惠勒泡沫傳遞過來的他的思維意識,經破譯還原之后在這個宇宙中的他身上展開思維活動,像“附體”一樣。如果你跟普通人天天聊這些話題,別人肯定會覺得你是妄想癥,所以他們都進了精神病院。
但是不要忘了有一個前提,所有的猜測和想象的展開都是建立在已知的基礎上,哪怕最荒誕的夢境也無法脫離已知的掌控,在未知的疆域,到底還有什么? 精神病不過是比普通人執念更多,牛角尖鉆的更深,但焉知他們想的不是世界的真想?
"射手"假說:有一名神槍手,在一個靶子上每隔十厘米打一個洞。設想這個靶子的平面上生活著一種二維智能生物,它們中的科學家在對自己的宇宙進行觀察后,發現了一個偉大的定律: “宇宙每隔十厘米,必然會有一個洞。”它們把這個神槍手一時興起的隨意行為,看成了自己宇宙中的鐵律。--《三體》
因為這種二維生物了解的世界只有靶子那么大,所以它們才能得出這樣的結論,站在人的角度來看,顯然是可笑的。那么換個角度想呢?假如宇宙中有比人類更高維度的生物存在呢?是不是人類的探索和發現對它們而言也是可笑的?“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誰知道上帝是不是存在呢?人類目前已知的宇宙范圍也只有200億光年左右,是否有更高等級的生物尚不明確。也或者正如螞蟻可能意識不到人類是比它們更高級的生物一樣,我們也沒有意識到某種高級生物比我們更高級?人的一生對于我們而言是一個完整的生命歷程,但是在四維生物眼里,人的一生像一條扭曲的蟲子,因為物理四維是包括長度、溫度、質量和時間軸的,如果把時間分成一段一段的,那么每個時間點上的人類活動就像空間里的一個點,人的一生連起來就是一個個點組成的長長的線,立體的線,可不就像蟲子一樣。
一切無法證明是錯的就可能是對的。一切證明是錯誤的,有可能會變成對的。既然如此,世界的真相就永遠無法確定。好在我們不需要最終知道世界的真相,我們只需要在自己能夠觸碰的范圍里了解更多,就能擺脫蒙昧無知的狀態,把自己想象的觸角伸得更遠。至于未來和世界究竟如何,且給需要考慮的人去吧。
寂寞的幽蘭
“天才”之“三只小豬”講述了一個人格分裂的男人,他的人格分裂成3個,本體因為寂寞創造了“他”,又因為想要對自己的小孩很好,所以創造了一個單純可愛的妹妹“她”,后來在2個哥哥們聯手對抗入侵的怪物的戰爭中,本體死了。“他”繼續照顧妹妹,對抗強大的怪物。但是后來強大的怪物殺掉了妹妹,他選擇跟怪物同歸于盡,決定毀掉宮殿,于是自殺了。
“天才”之“永遠,永遠”講述了一個老太太,在丈夫去世之后哀傷過度,后來突然平靜下來了,她以為丈夫還陪在她身邊,每天和她一起生活,給她寫信,用慢悠悠的語調跟她說話,她覺得他們可以一起走到永遠永遠。這是他們的詩:
指間的戒指不再閃亮/婚紗在衣柜早就塵封/我們的容顏都已慢慢地蒼老/但那份心情,卻依舊沒有改變/感謝你帶給我的每一天/正是因為你/我才有勇氣說“永遠,永遠”
“天才”之“轉世”講述了一個中年富豪,他說自己保留著前世的記憶不斷轉世,他記得自己每一世是如何死去,方式不同,死法都很悲慘。故而想尋找一個跟他有同樣經歷的人,因為永恒的靈魂太孤獨了,就算死去也無法解脫,他還會帶著記憶再次重生。
還有失去了唯一給她溫暖的奶奶的可以看見每天顏色的少女、一遍遍殺死女友卻固執的覺得女友沒死的男人、不停的做著重復的極致孤獨的夢的先生......每個人都有故事,有人的故事格外孤單。我們都是寂寞的幽蘭,在空谷里獨自散發幽香,只是有的幽蘭特別的寂寞,因為他們太獨特了,所以連同類都無法接受。如果下次你也遇到這樣的一朵幽蘭,請給他們一個擁抱。
虔誠的撒旦
老子說過:“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合,前后相隨,恒也?!闭f的是美之所以為美是因為有丑來襯托,善之所以為善是因為有不善來襯托。所以有無、難易、長短、高下之類的都是互相映襯,相輔相成,恰如陰陽相生一樣,彼此為根基,彼此為依托。
那么,是不是意味著,如果世上都是美,那就不存在美;如果世界上都是善,也就不存在善了?這么想來,到底什么是美,什么又是善呢?既然佛祖可以割肉飼鷹,那么惡鬼為什么不可以舍身成善?路西法墮落了,才顯得米迦勒特別圣潔。要是沒有了撒旦,那么還有天使嗎?如果這樣去想,是不是說撒旦其實比天使更偉大?因為他們犧牲了自己,成全了真善美。
“最后的撒旦”一篇里的男孩本來是虔誠的天主教徒,突然就變成無惡不作的魔鬼,屬于狂躁型的精神病患。在他眼里,人天生骨子里就有邪惡的因子,邪惡和正義互相斗爭,人的靈魂夾在其中苦苦掙扎,只有惡出現的時候,才能激發人的正義之心。所以他選擇去做惡魔,以此激發人性中的善。但是沒有人理解他,所有人都覺得,他就是惡魔。
但是正如本文開頭所言---“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焉知你的岸就是岸,而我的岸不是岸呢?也許撒旦才是最虔誠的信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