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的朋友對股票分析的手段很多,比如看K線圖等等,我要說的是你看表嗎?就三張表:
第一,資產負債表。
什么叫資產?公司帳上的現金、短期投資的債權、理財產品、已經交付客戶應該付你的錢、庫房里的存貨、長期投資、擁有的辦公樓、車、廠房、生產線、知識產權等等,這些都是公司的資產。
什么是負債?向銀行借的錢、欠供應商的應付帳款、客戶給你的預付款、公司發行的長期債權等等。
用資產減去負債,就是真正屬于股東的,叫做所有者權益。
簡單吧?隨便找一家上市公司的公告,試著讀讀看它的資產負債表,理解每一個大項指的是什么意思。
第二,損益表,又叫利潤表。
損益,也就是利潤,等于收入減去費用。
通過損益表,你能看出來:
一家公司的主要收入來自哪里?
主營收入外,有沒有投資收益,或者其他營業外收入?
成本結構如何?直接銷售費用占比多少?管理費用呢?財務費用呢?
交了多少稅?
公司凈利潤是多少?
簡單吧?還是剛才那家上市公司,試著讀讀看它的損益表,理解每一個大項指的是什么意思。
第三,現金流量表。
除了關注公司的資產負債狀況,收入費用狀況外,必須關注現金,這是公司運營的血液。
現金流量表更簡單,就是特定時間段,比如全年公司賬面現金的進出,多少現金的流入來自經營、投資、融資?相應又有多少現金流出?進的多,還是出的多?現在公司賬上還有多少現金?
買股票前,你可以看看這家公司的三張表,看著看著就看出問題了,2001年,中央財經大學研究所研究員劉姝威正在寫一本名為《上市公司虛假會計報表識別技術》的書,為了寫這本書,她對當時一家如日中天的上市公司“藍田股份”的財務報表進行了分析,得出的結果是,2000年藍田的流動比率下降到0.77,凈營運資金下降到負1.27億元。翻譯成普通話,就是:這家公司沒錢還債,是個空殼。
她運用:不同“視角”來閱讀了這三張表
“流動比率”視角:
回到最開始的“藍田股份”。劉姝威提到一個詞,叫“流動比率”。流動比率就是流動資產,幾倍于流動負債。普通話就是:你手上的錢,夠還債嗎?國際上認為,流動比率為2比較安全。你手上有2塊錢,有1塊錢短期要還人,比較安全。藍田的流動比率是0.77,意思是,你欠別人1塊錢,但手上只有0.77元。這就很尷尬了。
一旦加上了“視角”,這三張表就有意思了。
“資產收益率”視角:
我再舉個例子,比如“資產收益率”視角,就是用利潤除以資產。意思是,你有1塊錢資產,一年后賺了3毛,你的資產收益率就是30%。你拿錢賺錢的能力不錯,我就愿意投資你。
“周轉天數”視角:
再來個復雜點的視角:周轉天數。平均存貨余額,乘以360,除以主營業務成本。有點復雜。你就理解為,你進了一批貨,幾天能賣出去。3天賣出去,比30天賣出去,顯然收益好很多,風險小很多。
為什么要懂得閱讀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因為這三張財務報表,會用數字講述企業的經營故事。
通過三張表,你也可以看到你所關注的股票后面的故事。
摘自:劉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