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大火的古裝神話《三生三世枕上書》里,熱巴扮演的九尾狐鳳九殿下活潑可愛的形象深入人心,頗得觀眾喜愛,也讓2017年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重新回歸觀眾的視線,上神白淺和天帝之子夜華的三生三世愛戀重新被觀眾提起,那么,劇中出現(xiàn)的上古神獸們,諸如九尾狐,巴蛇,比翼鳥這些真的存在過嗎?
1 九尾狐
《山海經(jīng)-南山經(jīng)》里記載著這樣一段文字:“又東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青蒦。 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在這段文字里,準(zhǔn)確地記載了青丘山的位置,和青丘山上的異獸九尾狐。在古代一直傳說狐貍能蠱惑人心,吃人,從這段文字不難看出,這些傳說也并不是空穴來風(fēng)。,都說狐貍貌美,且能通人性,但卻為大眾不喜,一直被視為“反派”,現(xiàn)代更有把貌美的女子罵做“狐貍精”的叫法,狐貍從古至今,似乎一直都背負(fù)著莫須有的罪名。
2 巴蛇
相信看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觀眾對這條翹了白淺上神夫君的小巴蛇——少辛都不陌生,那么,在上古時(shí)代,巴蛇,真的存在嗎?這一點(diǎn),我們依然可以在《山海經(jīng)》里找到答案。
《山海經(jīng)》里記載,巴蛇“長千尋,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出巴山。”也就是說一條小小的巴蛇,能吞食一頭大象,由此可知巴蛇的破壞性有多大。相傳巴蛇被后羿射死后身體化為山嶺,就是現(xiàn)在的巴陵。蛇同樣被視為不祥之物,人人見之,唯恐避之不及。《山海經(jīng)》里,幾乎所有的蛇都是兇殘至極,這也怪不得從古至今蛇都不招人喜歡。
3 比翼鳥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天地共主東華和魔族的人打斗時(shí),致使青丘九尾狐白鳳九不慎跌入梵音谷,而梵音谷正是比翼鳥一族的棲息地。《山海經(jīng)》里記載,比翼鳥,又稱作“蠻蠻”,“狀如鳧而一翼二目,相得乃飛,見則大水,出崇吾山。”比翼鳥象征著美好的愛情。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在《長恨歌》一詩中,就曾用一句“在天愿做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表達(dá)唐明皇李隆基和貴婦楊玉環(huán)對美好愛情的向往。除此之外,《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白淺上神的四哥白真的坐騎畢方鳥,《上古密約》里的九嬰,《香蜜沉沉燼如霜》里的窮奇,《錦衣之下》里的白鹿......都在《山海經(jīng)》里出現(xiàn)過。可以說,無論是神話小說還是古裝神話影視劇,幾乎都離不開《山海經(jīng)》。那么,《山海經(jīng)》究竟有多神秘呢?
4 《山海經(jīng)》其書
《山海經(jīng)》是一部經(jīng)典古代世界地理博物志,有《山經(jīng)》五卷、《海經(jīng)》八卷、《大荒經(jīng)》四卷與《海內(nèi)經(jīng)》一卷,共18卷,并有《山海經(jīng)圖》。其中多神仙異獸,方術(shù)祀典。瑰麗多采,讓人能夠忘卻自身而與天地同樂。陶淵明讀后,揮筆寫下《讀<山海經(jīng)>》詩十三首,感嘆道:"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俯仰終宇宙,不樂復(fù)何如!"
這本書還是魯迅先生一生摯愛,我也是從魯迅先生的雜文才了解到《山海經(jīng)》這本奇書的。著名言情大師桐華的上古神話愛情小說《曾許諾》、《長相思》系列也是參照《山海經(jīng)》里的神話故事來寫的。《山海經(jīng)》一度成為網(wǎng)絡(luò)神話小說作者的寫作指南,因?yàn)檫@里面不僅包含奇珍異獸,更有地域山川,這么一本志怪古籍,這么一本神奇的書,不去看看實(shí)在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