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午飯,大概1點半左右,我和老婆約定下午到她公司一起“加班”——她忙她的工作,我趁機借她同事的電腦寫訂閱號的文章。
時間嘩嘩嘩的就過去了3個小時,不動聲色,現在已經4點半了,我才開始動筆。這3個小時我都干嘛了呢?幫老婆解決她公司電腦雙顯的問題,她的副屏幕一直顯示“通用非即插即用”,桌面內容模糊不清。作為老公,我覺得我有強烈的義務要幫她解決掉困擾;另外,作為一名職業程序猿,我自以為是的認為自己絕對有120%的把握可以輕松搞定這件事。于是折騰來折騰去,發現自己竟然無能為力——沒有解決掉副屏幕模糊的問題,還差點把主屏幕搞不亮了!
這3個小時真是浪費得讓人后悔不迭,我原本應該拿這些時間好好寫文章的,可偏偏事與愿違啊。
這使得我想起了歌德說的一句名言:
重要的事決不能受芝麻綠豆的小事牽絆。
幫老婆解決副屏幕顯示不清晰的問題,雖然算不得是“芝麻綠豆”,但相比較寫文章以及書稿的事情來說,的確不算重要,畢竟主屏幕是可以正常使用的。但我似乎已經忘記了“要事第一”的原則,這條原則可是“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之一。
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有太多不關緊的事會擺在我們面前,比如經理說“小王,你手頭是不是沒啥事做了,下樓幫我取個快遞吧?”,老婆說“老公,客廳的燈我沒有關,你出去關一下好不好?”
對于經理的要求,“經理,你?沒毛病吧?老子這會正忙著冒泡算法好不好?”對于老婆的請求,“我的皇后娘娘,朕這會正心思泉涌的在讀書,你就不能自己出去關一下?”
但很多時候,你不得不被迫下樓幫那該死的經理取快遞,你會不情愿的去客廳關掉那該死的燈。在這種場景下,如果能夠勇敢的對這些不緊要的事情說“不”,你就向自我管理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要養成為“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絕非一朝一夕能夠做得到。這不僅要求我們要能夠領悟“積極主動”、“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不斷更新”這七個習慣的真諦,也要不斷的將這些概念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從實踐中來達成“高效能”的目標。
這周,我收到了“北航出版社”董老師起草的一份意向合同書,只要我在合同上簽下字,那么我離“作者”的名號可就實打實的邁進了一大步。而一旦成為作者,我將會得到更廣的知名度,更深的影響力,以及更多的機會。
為了出書的事情,我曾向前輩“安曉輝”老師求助過,溝通過后他說“路都得自己走,你走得不錯。”——那是一句擲地有聲的尊重。要知道,他可是我一直追隨并且仰慕的榜樣,能得到他這樣誠懇的贊許,我內心感到無比的放松。
假如不那么自謙的話,我認為安老師說得沒錯。前天和一哥們吃飯談心的時候他也曾這樣說:“想想你剛回洛陽那會,工資低,天天過著憂心忡忡的日子。一轉眼3年多過去了,你不僅在洛陽站住了腳跟,還能夠在你的圈子里取得一定的成績,還有機會成為‘作者’,這一切都是你自己積極主動努力的結果啊。”
誠如《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作者——斯蒂芬科維在書中說的那樣,“人性的本質是主動而非被動的,人類不僅能針對特定環境選擇回應方式,更能主動創造有利的環境。”
從蘇州回到洛陽,意味著我從軟件行業的小湖泊跳出到一灘小沼澤里——我不再可能找到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至少從“掙錢”的角度是這樣的。我不是沒有抱怨過,我抱怨過。“洛陽的軟件行業不景氣,要是我在北上廣,甚至說蘇州,3年過去,我一定不會像現在這樣拿這么少的工資,干這么多的活”。
但幸運的是,我沒有一直自怨自艾,我嘗試著積極的改變自己:
1)有錢就買書,重新培養自己讀書的興趣;
2)有空就寫作,對生活進行總結反思,對工作技能進行溫故知新。
就這樣一直堅持著,不斷的磨礪自己的心智,“不斷更新”,讓自己成熟,讓自己變得更有思想,讓自己更有能力去解決問題。“皇天不負有心人”,的的確確,這樣一點一滴的改變,都帶來了立竿見影的效果,比如說收到一份出版社的邀請。
1)老板今天又沒來,我又要一個人坐一個辦公室,默默的編程、默默的測試、餓的時候默默的去吃飯,熬不住的時候默默的下班回家;
2)已經23號了,上個月的工資還沒結,25號該還信用卡了;
3)原來老板承諾說每年漲一次工資,可今年漲工資的事情一句不再提。
以上是我經常要面對的工作困惑,這同時,我也享受著硬幣反面的自由:
1)老板沒來,可以放心大膽的做私活;
2)今天早上孩子要打疫苗,所以上班可以推遲到10點半;
3)今天老板來了,那中午就他請吃飯,又省一頓飯錢。
有時候我會想,現在的工作有什么我值得留戀的。有時候我又會想,環境之于人來說,就如同金錢一樣,沒錢的時候不代表不幸福,幸福的時候不代表一定得有錢。只有不斷的強大自己的內心,找到自己為人處世的原則,才能夠創造出自己想要的價值,達到“自我超越”的境界。
沒有正確的生活,就沒有真正卓越的人生。
嘗試著找出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之間的平衡點,不僅僅要照顧家庭忙家務,也要能夠在事業上取得成就。這很重要,因為一心忙工作,可能會丟掉幸福的家庭;而一心只顧家庭,你可能覺得自己的人生碌碌無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