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始今天的話題前,重新回顧一個基礎框架,關于個人能力/資源的五個維度,它們分別是:
專業實力。這是由讀書階段學習,和后期本職工作所共同形成的能力。
人脈資源。它既包括核心圈層的親屬、朋友等,又包括外圍圈層的淺關系,比如校友、同事等。
金錢資源。這個確實是核心實力,畢竟人一旦有一定的資本,決策便更加游刃有余。
人際敏感度。對他人情緒的感知能力,能讓自己有效避免很多人際交往的坑。
特殊能力。比如有主持基礎,那么每年年會都少不了你;比如在一個傳統部門里會編程,那么很多重復工作都能得到優化。
其中有一種能力,有時屬于專業實力,有時也屬于特殊能力,工作越久,我們越會感覺到它的重要性,它就是:
文字表達能力。
今天這篇文章分享關于它的五個關鍵詞。
(一)說人話
寫作本質上是交流,那么就符合信息傳遞的基本準則:
它要能夠被發現。比如廣告通過綜藝節目被我們看到。
它要能夠被理解。比如賣洗衣粉,如果跟對方說里面有什么化學成分,觀眾理解不了,只能用選擇投票。
需要有刺激行為。對應著就是希望對方能做出行動,比如購買行為。
「說人話」對應的就是「被理解」,這里就需要知道讀者是誰、他們能理解到哪種程度。
如果寫的是房地產報告,那么里面提「REITs」便沒事,畢竟讀者是領導同事,大家都有聽說或了解。
但如果是寫公眾號,來不來就丟專有名詞,大家肯定想怒而取關吧?
那它到底是什么呢?
我有1萬塊錢,只能存銀行收利息?我想當“包租婆”,可是買房門檻太高,我才1萬塊怎么辦?
“眾籌”1萬個人的1萬塊錢,得到1個億。這里買一棟樓,那里買一棟樓,打包成房地產資產包,每年收租金后按“入股金額”分紅,最后若是房價漲了,也可以把樓賣掉后再分錢。
定期分紅、買“房地產”兩不誤,這不是夢,這是REITs。
關于說人話,個人有三點感慨:
- 在不確定對方懂不懂的情況下,盡量當對方不懂。
- 一味飆專業名詞真的不會顯得你多高端,反而讓人覺得你裝 X 。
- 說人話也并不意味著媚俗,來不來就勾引人往「性」方向想,真的很 low。
(二)打比方
我們可以將這個理解為「說人話」的一個落地策略。比如:
原句:那個地方真的非常大!
修改:那個地方有三個足球場那么大!
通過具象化的表達,讓抽象的概念更容易被理解。再舉個例子:
原句:我們有個同事,真的好漂亮!
修改:我們有個同事,被稱作小林志玲!
具體來看,打比方的方法包括三類:
1.用熟悉事物取代形容詞。
原句:香飄飄賣了很多杯。
修改:杯子連起來可繞地球一圈。
用「繞地球一圈」來取代「很多」。
2.用能感知的事物替代不能感知的事物。
原句:流量帶來的其他生意機會。
修改:烤紅薯生意。
「烤紅薯生意」是小米內部的提法:小米現在也在賣一些非智能設備,例如毛巾、床墊。為什么這么做?因為本來就有流量和品牌優勢,那不妨直接利用「余熱」,小錢也是錢,小錢也要賺。
3.與夸張的方法相結合,效果更好。
原句:機會來了,人人都能成功。
修改:風來了,豬也會飛。
「人」用「豬」來替代,因為豬更重(也更笨),讀者的感受也就更加強烈。
(三)有邏輯
一提到邏輯,很多朋友都會發慌,要讓文章層次分明,似乎總是個難以逾越的坎。
這里分享兩個小技巧:
1.如果不知道怎么辦,那就并列。
經常看日本人出的書,發現他們最喜歡使用并列法:將完整的內容拆分為一個個小節,每頁聚焦一個內容,看起來非常輕松。
比如這本《超級閱讀術》:
它給我的感受是,如果不知道怎么組織材料,那就拆為多點,全部并列。
2.5W2H法。
5W2H 分析法又叫七問分析法,對應的是7個單詞:
WHAT是什么?
WHY為什么?
WHO誰?
WHEN何時?
WHERE何處?
HOW怎么做?
HOW MUCH多少?
對應文章來說,一般的邏輯無外乎:
先說【WHAT】,闡明事務;
再說【WHY】,為什么重要/產生;
再說【HOW】,如何實現/避免;
其他則穿插進入各個模塊。
例如,在介紹 REITs 時,基本邏輯就是:
WHAT REITs 是什么?
WHY REITs 何以成為房地產投資界扛把子?
HOW REITs是怎么生長的?
中間穿插:
WHERE 美國、日本、亞洲的發展情況。
WHO 購買者是誰。
HOW MUCH 購買價格等情況。
(四)勤總結
沒有多少人是認認真真看你寫的東西的!
對大多數讀者來說,看文章時的狀態多是:
啊我的貓咪又在叫了!
手機震動了,好像是那誰來信息了!
對面的房子怎么又在裝修!
老板不會突然出現吧,趕緊看完!
好擠,隔壁那男人真的好丑!
……
所以,為了幫助他人理解,我們需要做一件事:
及時總結!
總結有三種形式:
第一,寫摘要。
簡要說明本文的觀點。
比如我的領導有一個強行要求:如果報告超過 10 頁,一定要寫摘要。
第二,小標題。
小標題可以直接說明這部分的結論。例如:
全球:REITs 是主流的房地產投資方式。
美國:扛起了REITs的大旗。
亞洲:“我志在 REITs 趕超美國!”
第三,做總結。
這是對讀者非常友好的方式!例如:
在各經濟體的保駕護航下,REITs如火如荼的發展,已經成為各經濟體主要的房地產資產證券化手段。它助力房企做大做強,讓房企走向又一個黃金時代。它讓所有買不起房的人都能投資房地產,共享房地產的紅利。
簡單幾句,讓讀者能夠產生「有所收獲」的良好體驗。
(五)寫短句
閱讀其實是有節奏感的。
如果一句話非常長,讀起來會讓人喘不過氣來,體驗感會非常惡劣。例如:
REITs是國家立法專門投資于房地產的主要以能夠產生穩定現金流的不動產為基礎資產、以標的不動產的租金收入和增值收益為主要收入來源、且將大部分收益(一般90%以上)分配給投資者的金融工具。
你說它講清楚了嗎?清楚了。但讀起來真的讓人崩潰!
我們做一下修改:
REITs是國家立法專門投資于房地產的特殊基金,主要以能夠產生穩定現金流的不動產為基礎資產,以標的不動產的租金收入和增值收益為主要收入來源,且將大部分收益(一般90%以上)分配給投資者的金融工具。
這樣看起來還是有點心累,那么我們再修改一下:
REITs 需持有物業。
REITs 對基礎資產的要求:穩定的現金流。
REITs 的收入來源:租金收入(主要)、管理收入、資產增值。
REITs 的收益分配:大部分分配給投資者。
REITs 的流動性質:公募,可在二級市場流通轉讓。
通過將核心點分類表述,信息獲取便可更加簡便。
簡單總結一下,把句子寫短的方法有兩個:
第一,將形容詞(句)拆分出獨立的句子。
原句:他是一個經常打架斗毆、長得還有點帥、不喜歡學習的人。
修改:他長得有點帥,經常打架斗毆,還不喜歡學習。
第二,分類描述。
還是剛剛那句,重新修改:
他有三個特點:長得有點帥,經常打架斗毆,不喜歡學習。
感謝看到這里,最后我們總結一下。
今天主要分享了個人在平時寫作中,總結的五點經驗:
第一,說人話。這是基礎,了解讀者是誰,說對方聽得懂的話。
第二,打比方。通過具象化的表達,讓抽象的事物更容易被理解。具體包括三個方法:①用熟悉事物取代形容詞;②用能感知的事物替代不能感知的事物;③與夸張相結合。
第三,有邏輯。如果不知道怎么辦,就并列組織;當然更推薦 5W2H 的方法。
第四,勤總結。總結是提升閱讀體驗感的一種表達方式。具體包括三類:①有摘要;②小標題;③做總結。
第五,寫短句。文字太長讀起來非常累,解決方法:①將形容詞(句)拆分出獨立的句子;②分類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