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迷茫,人稱迷茫先生,他的成長是在迷茫中度過的,連他的出生也帶著迷茫。說到迷茫這個人,三大籮筐的故事也講不完。
迷茫先生出生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一個農村家庭,那時正值計劃生育的高壓時期,多子家庭寢食難安,被村里的“桿子隊”追著到處跑,拖家帶口躲在親戚家里或出遠門,比逃難還慘。
迷茫先生就出生在這樣一個時代里,在他出生之前,家里已經有了哥哥姐姐,自從他出生之后,整個家庭都跟著遭殃,父母帶著他躲在外婆家,他們自家的房子可遭了殃,被村里的“桿子隊”砸了稀巴爛,家具也被損毀嚴重,唯一的一頭豬也被人拉走了,他的父親因此也大病一場,土地好幾年沒有耕種,就連口糧也成了問題。
迷茫先生童年每每聽到父母講起這些事,他的心里又迷茫了:既然父母明明知道計劃生育的可怕,為什么還要把我生下來呢?走到鄰居家里都稱他是“撿來的孩子”,這個詞語深深的刺痛著他的心。
不知從何時起,迷茫先生的心里開始產生恨了,他痛恨搞計劃生育的那群人,不僅破壞了自己的家,而且還有村里、鄉里、縣里很多的家,他把那群人成為“土匪”。當他聽到鄉衛生院的廁所里躺著很多嬰兒的死尸時,雖然他不明白是多么慘絕人寰,但迷茫先生恨得咬牙切齒,他在幼小的心靈里暗暗發誓:我要好好學習,終有一天當上大官,再回來找這些人報仇。報仇啊,不應該產生在迷茫先生這樣小的孩子心中。
好好學習,但到底能不能當大官呢?迷茫先生又開始迷茫了,他糾結了一段時間,于是這樣安慰自己,先好好學習吧,至少爸媽高興。
迷茫先生很爭氣,每天早晨六點左右起床,總是第一個到學校,下午回到家里不做完作業是不會吃飯的,當然他也天資聰穎,小學六年一直保持著第一名,家里堂屋的正中央的墻面上貼滿了大大小小的獎狀,在整個村里算得上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時迷茫先生信心十足,我將來一定能當大官。
進入中學后,迷茫先生又產生了新的迷茫。他考入的是鎮里的重點中學,第一次月考成績出來后,他落入了年級幾十名,但迷茫先生又聽到同學說,當官雖然好,但掙不了大錢,想發大財得當老板,迷茫先生更加迷茫了:心里不停的思索,我到底是當大官還是發財呢?經過心里的苦苦掙扎之后,他決定還是要好好學習。經過不斷的努力,他的學習成績又拿到了年級的第一名。
但掙錢的愿望不斷攪動著他的心,這樣一直持續到初三,看著身邊的同學不斷的分流或提著皮箱離開校園,迷茫先生內心開始動搖了,他認為外出打工也風光無限,上大學既浪費時間也浪費錢,掙錢也可以混的有出息,他的內心又浮現出搞計劃生育的那群“土匪”,又想想自己的父母,內心無比惆悵。
迷茫先生做出了至今都令他后悔的決定。自從他內心產生輟學的念頭后,迷茫先生跟丟了魂似的,課堂上心不在焉,放學后與校外的小混混廝混在一起。迷茫先生的變化引起了班主任的注意,經多次談話后,迷茫先生輟學的念頭在發生改變,班主任趁機到迷茫先生家里進行家訪,在父母的輪番勸說下,迷茫先生大哭一場,最終又回到了課堂上。
迷茫先生自以為混跡幾日對學習沒有影響,但是他發現自己錯了,已經找不回原來學習的感覺,注意力無法集中到課堂上,他在深深的絕望中再一次產生了迷茫,自己到底還能不能考上重點高中,將來的大官夢還能不能實現。他最終明白了,在迷茫和絕望中自己也必須抱有希望。
勞逸結合的學習方法在迷茫先生身上再也找不回來,他只能使出自己最后的殺手锏——苦學,這也是無奈之舉,此時的迷茫先生感覺自己身負千斤重擔,壓的喘不過氣來,那來自心底無窮的欲望。
迷茫先生最終還是失敗了,只是考入了市里的一所二流高中,自悲和迷茫時刻壓在迷茫先生的心頭。
高中三年他記住了開學那天班主任平平淡淡的幾句話“平靜的度過三年,不要惹任何麻煩,考上一所大學?!比昀锼呛鴾I度過的,迷茫先生不敢浪費每一天,他背負著家里和自己的期望,起早貪黑的學習,周末時一個人到漢唐書城讀書。
盡管迷茫先生使出了渾身解數,成績一直上不去,在外人看來,考上一所大學很簡單,但他的心里清楚,自己身處大學懸崖的邊緣,稍不留神,便會跌入谷底,迷茫先生害怕這樣的失敗,他不斷的逼迫著自己。
心靈漸漸的被高考的題海折磨的扭曲,每當迷茫先生拿起數學試卷時,整個身體都在顫抖,汗流浹背,他的心里迷茫、害怕,但咬牙堅持是唯一出路,走出校門就會被貼上“農民工”的標簽,他不希望一輩子這樣碌碌無為下去,也許為了高考他甚至愿意付出生命的代價。他咒罵著應試教育,卻又逃不出應試教育的魔咒,對他來說這已經是公平的唯一辦法。
苦學在他十八歲那年進入白熱化階段,迷茫先生的體重猛降十斤,也無心去注意什么形象,行尸走肉般沖向六月,在迷茫之中度過了十八年的歲月,歲月之中夾雜著愛、欲望、抱負和恨。六月八號英語考試結束后,迷茫先生走出考場回到了家里,身心卻如何也無法放松下來,仿佛經歷了一場生死的決斗。
“我是大人了,但我的心里依然不能忘記童年。”迷茫先生抱著當官的心態,被一志愿北方政法學院錄取,三個月的暑假迷茫先生把自己關在家里,陷入了無盡的迷茫之中,雖然早已明白計劃生育是一項基本國策,但他還是不能原諒曾經村里那群吃人的“土匪”,手上占滿了鮮血、破壞了別人前途命運的人。
迷茫先生如何也沒有想到,進入大學之后還有更大的迷茫在等著他。
最大的希望最終帶來莫大的失望,象牙塔和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樣,失望、迷茫、沮喪是迷茫先生大學生活的真實寫照,被理想欺騙的心靈需要的是救濟與充實。
迷茫先生一直在和迷茫搏斗。他考證、讀書、參加社團活動、假期實習,總之想盡一切辦法使自己充實起來,但是他發現,越來越豐富的實踐經驗、各種各樣的獎項以及獎學金仍然無法彌補迷茫的內心。四年的大學注定是迷茫的四年,他的公務員之路也異??部?。
一次放假回村后,迷茫先生發現村里最后一位“桿子隊”老人去世了,他沉默良久,童年的一切反復縈繞耳旁,但他的內心已經變得平淡,已經逐漸淡化了心中的仇恨,卻迷茫在命運的枷鎖、財富的誘惑之中。
大四是迷茫先生最后的學生生涯,迷茫伴隨著生活的每一天。從小的好勝心態和無限膨脹的欲望充斥著內心,現實巨大的落差一次次將他打倒,一次次又爬起來。
迷茫先生拿著簡歷奔波在各大校園的宣講會現場,人滿為患的教室。他又試圖報考公務員,整個考場都在和他競爭一個職位。漸漸的他開始信命了,命運的枷鎖不會讓任何一個人漏網。
迷茫先生又走入了命運大潮的迷茫之中,那將是一代人的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