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聽了萬維剛老師專欄的一篇文章,聽到一半時突然眉梢上揚,原來曾經深信不疑的想法還有其他考證!
小的時候,我常愛做夢。
在夢里我就是世界的主宰者,我能御龍上天,也能擁有保護層進去地獄。沒有人能傷害我,即使是想傷害我,我也能在那一刻張開眼醒過來,然后翻個身繼續開始新的篇章。
可能是小時候自己看的恐怖畫面較多,所以夢里面總有一些僵尸、惡魔或者恐龍。那時常夢見有兩只巨型恐龍襲擊學校,它們推翻了一些教室,彎下身睜著碩大的眼睛,一間一間的教室搜尋著,而我躲在講臺下的角落里,大氣不敢出,緊張的祈禱不要找到我。
這夢做多了,倒還發現了它們有一個共同之處:
那就是如果夢見有人或者有怪物要來加害于你,無論你有多努力的撒開腿逃命,它就在你身后那個位置,不會太遠也不會太近。你們就這樣保持著一定距離追逐著。
而有一次,我身后就跟著一個怪物,我倆圍著一個樹樁不停地跑著,它始終就在我身后,不知疲倦的追著我。
還有一個神奇之處,說出來可能你會撲哧一笑,但也許你也有過這樣的經歷,當你在夢里想方便時,你是做不到。在一番折騰后,最終你會醒過來然后完成它。
到了中學后,夜晚依然如故,夢里面依然是各種各樣的場景。有時早晨醒過來,昨晚的夢境歷歷在目。后來在和同學,朋友聊天時,就和他們討論過這個話題,好些家伙根本不會做夢,即使有夢第二天醒來也不會記著,而后在平日里閱讀一些雜志時,了解到夜晚不做夢,即使有夢第二天不會記著,這才是優質的睡眠,有效地休息。于是乎,在學習緊張時,我就有了一個借口,自己的睡眠質量太差,所以我白天也沒法達到很好的效果來學習。
然后,今天我閱讀萬維鋼老師的專欄我才知道:
做夢多代表經歷了更多的REM睡眠,這是高質量的表現。
什么是REM呢?即快速眼動(Rapid Eye Movement)睡眠。如下圖所示,睡眠被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第一和第二階段“淺睡”,第三和第四階段“深睡”,紅色的區域就是快速眼動睡眠。
我們是從淺睡到深睡,到REM,完成一個周期,然后又回到淺睡,開始這個循環,
在第一階段呢,只有10分鐘左右,眼睛閉著但隨時可以醒過來。
到了第二階段,心率開始變慢,體溫也開始降低,這時候,如果有人叫醒你,你很容易醒過來,
接著進入深睡,你的身體在這開始修復工作,肌肉組織和骨骼開始生長,免疫系統也會加強。而心跳和呼吸都會減慢。
在這個階段,你不會做很多夢,即使做夢了也記住不,此刻你睡覺的樣子在他人看來,是非常香甜,但是如果叫醒你,你會非常難受,睡眼朦朧根本不想起來。
接下來便是最重要的睡眠階段,它會發生快速眼動.
我們白天鍛煉,身體會經歷“分解代謝”,肌肉會被一定程度的撕裂,在晚上睡覺的時候,身體會經歷所謂的“合成代謝”,對肌肉和骨骼進行修復。
在這專欄里,就講到在REM期間,會分泌合成代謝的荷爾蒙,所以得先經歷一次REM,才能讓此后的合成代謝展開工作,同時大腦在REM期間之所以這么活躍,是因為它在處理白天收集的信息,對新信息進行強化,組塊在相應的點,將其轉化成長期記憶。
所以,睡眠不僅僅是讓我們的身體得到恢復,更是讓身體,特別是大腦得到成長,而REM睡眠就是成長的關鍵期。
睡眠周期越長,REM睡眠所占比例就越高,越到后半夜,特別臨近起床的時候,夢就會增多,所以睡眠越往后,才越是黃金時段,只有睡得足夠長,才能擁有更多地REM睡眠.科學家建議的睡眠時間是7到9個小時,具體按長短因人而異。
原來,曾經以為多夢是糟糕的睡眠質量,現在才知道多夢這代表著擁有睡眠的最佳階段。
原來很多以為的觀點,不進行科學研究,或者更系統全面的研究,你就不能想當然的以為呀!
備注:這篇文章還特別提到,打盹并不能真正的“補充”睡眠,它只是讓人們恢復能量和注意力.一般10到30分鐘保持在淺睡階段就可以了。
有的人雖然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就能保持良好的精力,但唯一的問題時他們可能失去了寶貴的REM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