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奢華的建筑和莫斯科變遷可以說相輔相成,莫斯科給了藝術品般建筑創作的空間,它賦予了這個民族精神鼓舞和信心,給了俄羅斯一座更具歷史厚重感的城市。
所有駛向莫斯科的火車或飛機都承載著一趟懷舊之旅,那里有兩種“舊”可念,一種如圣瓦西里大教堂的洋蔥頭般厚重華麗,那是東正教的、沙皇的俄國,另一種則像“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和赫魯曉夫樓一樣潛伏在我們記憶深處,它們屬于一個解體了的龐然大物,蘇維埃的俄國。
無論紅場之上還是城市之中,社會主義在莫斯科留下的痕跡比我們想象的要重。畢竟,我們和蘇聯共用過同一個話語體系,自然會覺得有些畫風陌生又熟悉。而興建于第一個五年計劃的莫斯科地鐵,幾乎是蘇聯政治與社會變更的縮影。
莫斯科地鐵從來都不是一個單純的運輸系統,它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來瞻仰這富麗堂皇的奇觀——大理石立柱,花崗巖地面,華麗的水晶燈和光彩奪目的裝點,歷史和現實融為一體,古典與革命把手言歡。它就是要做到像教堂一樣令人們抬頭仰慕,時刻提醒著自身的偉大和民眾的渺小。
被認為最美麗的馬雅可夫斯基站(Лошадь в.в.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是斯大林式建筑的范例之一,有著發光的穹頂和巴洛克宮殿一般的走廊,然而群燈環繞的34幅鑲嵌馬塞克油畫卻是紅旗、戰斗機和鋼鐵廠,這是詩人馬雅可夫斯基所展望的“社會主義的天空”。
二戰期間,由于位于地下且規模宏大,地鐵站被用作防空洞保護著莫斯科的人民。1944年建成的伊萊托伏站(Илай-вольт станция),天花板上覆蓋著318個密集排列的白熾燈,十二座大理石浮雕刻印著國家在世界大戰中的斗爭。
1954年開放的基輔站(Ки?евский),在大理石拱門與馬賽克鑲嵌畫上輔以金飾,描繪俄羅斯與烏克蘭的聯合的是極盡華麗的古典風格,而站臺的盡頭,卻嵌著一幅列寧的肖像。
紅場在列寧圖書館站(Библиотека им. Ленина)。紅場二字,與我們印象中的鮮血和革命無關,在俄文原意里是“美麗的廣場”。但是我們電視里看到的蘇聯宣傳片里,似乎總有軍隊和車輛越過紅場的鏡頭。每年勝利日,這里會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它由黑色的條石鋪成,如果想在紅場走上幾番,記得穿舒適的平底鞋。
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在其北,宮殿一樣豪華的古姆百貨在其東,南部為圣瓦西里大教堂的洋蔥頭,西側是克里姆林宮的紅墻。到處是沙皇時期的宏偉建筑,蘇維埃政權也留下了它的印記,如朱可夫元帥塑像,列寧墓,紀念二戰中犧牲俄國士兵的無名戰士紀念碑前,長明火熊熊燃燒。
從麻雀山地鐵站(Воробьи горы)出來拾級而上,約半小時后你將到達莫斯科的最高點,麻雀山(又稱列寧山)的觀景臺。與熙熙攘攘的紅場相比,這是個平靜祥和之地,整個莫斯科的遠景都在眼前了。
二戰后,身為共產國際的中心,莫斯科居然連一棟雄偉的紅色建筑都沒有,這曾讓斯大林耿耿于懷。于是,建筑師們結合巴洛克式城堡塔、中世紀歐洲哥特式與美國1930年代摩天大樓的特色,打造出了領袖風格的 Stalinist architecture 建筑群“七姐妹” 。麻雀山西南方向的莫斯科大學主樓,就是其中之一。
現代莫斯科的CBD也是一個存在感強到令人無法忽視的建筑群,就在麻雀山東部不遠處。它通透、炫目、未來感十足。僅僅從西邊轉到東,就能看到歷史與未來強烈的對比,讓人生出一絲魔幻感。
下了麻雀山,讓我們沿著莫斯科河前往紅色十月巧克力工廠。這大名鼎鼎的巧克力工廠始建于1851年,見證了莫斯科100多年間的革命、戰火和社會變革。在巧克力的展廳里,可以品嘗到最負盛名的阿倫卡大頭娃娃和巴巴耶夫斯基巧克力,還可以買一些回去做伴手禮。
眼看天色漸晚,在莫斯科游蕩了一天,人也有些乏了,戀物的人卻會因為下一站而興奮起來。莫斯科東郊的伊茲邁依洛沃市場,里面有不少可愛、夸張的紀念品和老東西。它曾緊鄰俄羅斯小商品集散地切爾基佐沃大市場,在那里打拼做生意的華商為了方便記憶,把它叫做“一只螞蟻”市集,“一只螞蟻“名字叫響了,一代華人在俄羅斯多年的艱辛留下了痕跡。
琳瑯滿目的套娃就不必說了。
還有大量油畫、毛毯、漆盒、毛茸茸的帽子、樺樹皮首飾盒等俄羅斯民間紀念品,以及蘇軍的剩余物資,比如飛行員頭盔、潛水艇上的鐘、軍官制服……只要你有耐心淘下去,冰箱貼、勛章、黑膠唱片、列寧各種古怪造型的T恤……俄羅斯地下亞文化也借用了很多社會主義符號。
雖然八月的莫斯科很晚才天黑,我們也該慢慢地回去了。從東郊回酒店的路上,運氣好的話,你能看到莫斯科電影制片廠開頭的那座塑像。你哼起一首歌,”深夜花園里四處靜悄悄,只有風兒在輕輕唱……”雖然看蘇聯譯制片長大的是我們的上一代人,這首歌還是唱得熟透了。
如果在近郊的路上你看見一排5層小戶型住宅樓,也許會驚呼“那不是我小時候住的單元房嗎”?是的,不過它是赫魯曉夫的發明。那個時代蘇聯遍地是這樣的樓房,它也傳到了東歐、朝鮮和中國。
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對俄羅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在《陽光燦爛的日子》里的俄羅斯餐廳“老莫”里,在手風琴的旋律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在千絲萬縷的羈絆和聯系里,對前社會主義城市莫斯科的探訪成了一場童年追憶。
在俄羅斯如果你想跟當地人一樣盡情玩
最會游游俠可提供深度體驗俄羅斯玩法
來最會游APP里就能找到當地特色游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