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競技產業在中國也曾經蓬勃發展過,Sky、Alex都是當年光輝歲月年代曾經拿過世界冠軍的電競選手。直到2006大病一場后,中國的電子競技產業幾乎向死神報到。近年來,好不容易再度盼到了春燕悄悄飛來,于是各種熱鬧喧囂批判聲不絕于耳,例如:
2013年天涯論壇一位樓主(108條)發出了一則帖子:
2015年11月,LOL閃電站博主暢談電競圈亂象:
撇開情緒部分,從正文與回復來看,算是這一波電競市場風起云涌怪力亂神下,屬于有一定洞見的看法派別。
的確,現在電子競技市場充斥各種花俏的商業模式,說穿了就是在于杠桿的運用,比如富二代土豪投資電競俱樂部;各大惡性競爭的直播平臺以互聯網思維之名天價合約簽美女解說換取流量,進而期待產生說服天使投資人的巨額估值。如此完全不懂電競為何、或片面側重電子競技配角的做法本身就是一個巨大而神奇的杠桿。
又例如:有錢就是任性的國民老公王思聰,被視為中國新一代電子競技市場發展路線的領頭羊,早期他的心思則比較放在金字塔尖職業電競俱樂部與聯盟的發展、投資各大戰隊;近日來,則動作積極,以名人周杰倫交好、甚至簽下Angelababy成為旗下的電競主播,企圖以Panda TV的泛娛樂路線,成為電競衍生相關娛樂配套產業的龍頭...等。
還有比較不被資本注意的電子競技金字塔基層的苦力活,例如:近一年來,明基帶頭擘畫的電競2.0藍圖和新創的電競館事業,以及開始把網咖事業轉向電競靠攏的網魚網咖。雖然各自努力了一些時間,但由于這類的切入點,屬于無法立竿見影的線下社區營造與據點建設范疇,必須經過長期的耕耘并持續堅持才有機會盼到開花結果。事實上,從專業資深媒體人丁鵬最近的一篇一千字的文章《電競熱至少拯救了這三個產業》,也只用簡短一句話帶過,就可以看出端倪: “很多網吧開始主打電競主題,明基為此和很多網吧在弄電競館的項目,而我們以往一貫認為的不以上網為盈利,以賣奶茶為盈利的所謂的獲得相對較好的互聯網思維的網魚網吧現在也投入到了電競當中。” (注:我個人認為丁鵬兄是個不錯的媒體文字工作者,然而,我也要借此機會說一下公道話,關于明基電競館的新創事業據我深入的了解后,并不是丁鵬兄所提到的“明基找網吧在弄電競館項目”這么簡單,這個信息需要被更新,因為與事實的發展有些出入,格局大不同。當然我們必須要密切觀察他們的作為與成效,再下定論前,任何嘗試提升或改變國內電子競技環境的思想或做法,我們都應該抱持正面審慎樂觀的態度來檢驗。)
無論如何,這個市場確實熱熱鬧鬧沸沸揚揚的,可以說,上刀山下油鍋跳火坑,雖千萬人吾往矣;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可以說人人有機會,個個沒方寸!總而言之:
有人嗅到商機搶大餅;(例如:娛樂、直播、俱樂部...)
有人等到喘息搏轉型:(例如:網咖、IT硬件、解決方案...)
有人想到契機創新局;(例如:賽事、聯盟、電競館...)
這是截至目前為止,國內各類資本或團體面對再次火爆的電子競技市場最清晰可見的三條基本路線。無論最后由那一條路線勝出,其成功的最大關鍵要素還是在于誰最能掌握并滿足“國內新一代已非昔日吳下阿蒙的電子競技玩家”。
這句標紅的話,可以分列組合成幾個重要的關鍵詞:
#已非昔日吳下阿蒙
#國內新一代電子競技
#新一代電子競技玩家
每一組關鍵詞,都代表著一路演進所產生的現象與改變,所牽扯的層面也非常的巨大與復雜。每一組關鍵詞都可以寫成一篇博士論文來探討,甚至成為一個成功的商業計劃首要面臨與解決的核心問題。
一言以蔽之,玩家!電子競技產業核心的組成要素之一。究竟#國內新一代電子競技是什么?為何說#已非昔日吳下阿蒙?又過去的玩家和#新一代電子競技玩家有什么差別?要如何掌握他們?又該如何滿足他們?
欲知詳情,請聽下回分解。(待續)
本文原創作者:γ狼,奎木狼嚎主編。奎木狼嚎,新文化新商道的思想與策展工作者。公眾號ID: starw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