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周樹人先生的這一文章甚妙,剛看到標題時,我竟有一種找到知己的感覺……
? ? ? ? ? 周先生此文以郝懿行在《曬書堂筆錄》中批入廁讀書切入,轉寫到自己頗贊成廁上看書引出下文,點出幾處不適合讀書的地方后,引用了谷崎潤一郎偏愛的廁所式樣。“特別在關東的廁所,靠著地板裝有細長的掃出塵土的小窗,所以那從屋檐或樹葉上滴下來的雨點,洗了石燈籠的腳,潤了踮腳石上的苔,幽幽地沁到土里去的雨聲,更能夠近身聽到。實在是這廁所是宜于蟲聲,宜于鳥聲,亦復宜于月夜,要賞識四季隨時的物情之最相宜的地方……”(話說有如此風流的廁所,能在里面讀書,聽窗外雨聲,亦不失為一件美事啊!)在文末,周先生提到入廁讀書的最佳種類為隨筆。
? ? ? ? ? ?說到鄙人為數眾多的怪癖,其中之一即為好入廁讀書,why?私以為,入廁后,人的注意力極為集中。現如今,智能手機長伴我們左右,以致我們上班,學習,走路時都恨不得時時拿出來瞧瞧才好,朋友圈有沒有什么新動態?好像又到了什么網上購物節?手機里緩存的視頻還沒有看?……但,一旦入廁,大概倒真正隔絕了智能時代的騷擾,回到人類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樸素的活動。(當然,如果有童鞋把手機帶入廁所,又另當別論,不過,為了手機的安全著想,還是不這么做為妙)不知大家有沒有感受到,入廁以后,人的思考力,反應力會有所提升?在我高中的時候,頂喜歡把物理,數學題帶到廁所里解,因為在廁外冥思苦想而不得解的題目一旦進入那個神奇的地方,往往一兩分鐘內就“升華”了。我想是因為,在平常的地方,人是極度容易受到外界干擾的,別人的注視,看法;外界總有喧鬧聲,桌椅聲等各種聲音入耳。本人是極為害怕別人在我專心投入一件事情的時候呼喊我的名字,所以每當要從事什么喜愛的事情,總恨不得把自己關到小屋子里去。而廁所卻實在是一個好地方,它是一個完完全全由私密包裹起來的地方,一個無人打擾,窺探的個人空間,人在此處最為放松,思緒也最為開闊。
? ? ? ? ? 接下來我要說的倒是與題目的關聯不大,甚至有一絲絲相左,不過我認為也是極重要的,能說清了這個問題倒也算一樁大美事。 廁所當真為一個好地方,正如我之前提到的,作為一個人類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活動的場所之一,我們是當真應該好好享受其中的過程的。最好做的事情就是什么也不干,靜靜地感受。倒不是說感受其它,而是體驗一種身心結合的感覺。現在人大多有遠大抱負,時時憧憬著未來,住在怎樣的房子里,有著怎樣的薪酬,要如何努力奮斗以實現目標,目前的工作卻怎樣枯燥無味;或者追憶往昔,憶當年糞土萬戶侯云云;除此之外,還有迷戀與綜藝,影視,明星無法自拔的……或許你發現了,以上所有的遐思,我們的思緒都是云游的,憶古思今,展望未來。我們的心并沒有和身體待在一起,兩者是脫離的,我時常羨慕古人生活的單純質樸,因他們沒有我們現在這么多的誘惑。常常,我們就被亂花迷了眼。身,可以去往大千世界,心,卻無處安放。為了適應并且更好的生活在當下里,我認為每天還是要留一小段時間給自己,和自己靜靜呆在一起,不做別的,就感受一呼一吸順著渾身的血液經脈慢慢洗滌每一個細胞,以此法,每日提醒自己回到本真,不忘初心。最好的方法是每日進行5到10分鐘冥想,若不得法,先入廁靜靜感受一下身心結合也是不錯的。
? ? ? ? ?其實,入廁干什么?想什么?皆視個人情況而定,不問外界,僅問內心,自己需要什么?拋開眾人的看法,父母的期待,內心的欲望。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想要的不一定是自己需要的,甚至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搞清了這個問題,便得了人生中一大緊要的趣味。想要心緒安定,減輕內心焦躁,改變忙忙碌碌而無所得的境遇?那就好好的拋開雜念,先與身體建立一個聯結吧,只有進入一個思緒清空的狀態后才能真正地與自己對話。覺得內心安穩,一切恰是自己最喜歡的模樣?那不妨帶一卷書入廁,讓思緒隨清風飛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