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躁間
沉淀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云彩
今天再背誦這首《再別康橋》,竟然覺出了其中的一點禪意。這點禪意還是電影《幻體:續命游戲》引出的。電影主人公是一位聰明睿智的地產商,當然很有錢,但是因為一直顧事業,在女兒很小時離開了女兒,和女兒的矛盾一直沒有化解,女兒要的是愛與陪伴,但他總認為金錢是解決一切的辦法。當他病入膏肓,試圖與女兒和解,帶著遺憾與不舍,他用2.5億買了另一具年輕的軀體,從65歲的身體換了36歲的身體。當他得知他的身體不是高科技克隆的技術產物,而是被謀殺的另一個人的軀體時,他開始思考這樣的續命是否有意義?他開始幫軀體主人反擊,開始復仇,找到這具身體原來主人的妻子女兒,并安排好她們,也借此機會彌補了他曾經對女兒的虧欠,告訴他自己的女兒他一直以她為傲,從遠處看到女兒讀他的信時露出的微笑,他釋然了。他停止了吃藥,他真正地走了,將意識還給身軀的主人,影片結尾,在加勒比海的海灘上,一個從意識到軀體都復活的人回到了妻子和女兒的身邊。
看完片子,再默誦《再別康橋》,發現正如人生,不管曾經多么的輝煌,像那夕陽中的金柳,曾經享有多大的溫情,如軟泥上的青荇,還是揉碎在浮躁間的潭,還是滿載一船星輝的尋夢,終有離別,在認真享受感受后,請悄悄的別離,接受這一切,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既然帶不走一片云彩,那何必如此執著,活在當下,名利都如光影,那還有什么放不下,還有什么去糾結執著,怎么會沒有平靜的心呢。
不再糾結于身邊人的很多做法,每個人都要承受自己行為的因果,如果到別離,那就沉默告別,悄悄地離開,揮一揮衣袖,開始下一段旅程。你只是在途中,你只能豐富你的所有體會與感受,你帶不走任何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