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初次進來,春生對里邊的情況非常的熟悉了解,甚至里邊有些人,還是初次進來的老相識,像胡阿三這次就在其中,和春生中了一樣的蠱,出去沒有多長時間,就又重操舊業,奈何“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在干了幾單“生意“”之后,連又被公安順利的抓了進來,“常在河邊站,哪有不濕腳”,胡阿三如此自嘲。
聽了春生的口述,阿三揶揄著:“怎么樣,春生,你是我的徒弟吧!干脆當我的徒弟得了,向我學習,保你賺大錢”
春生忍不住的笑:“向你學什么?向你學習住看守所嗎?”每當這個時候,阿三便閉上了自己的嘴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春生也會不由自主的想起“阿香”,那令人不寒而栗的往事。
和獄長的關系,自然是非常的好,春生又是鼓動他的三寸不爛之舌,迅速的收買了獄長的心,再加上手勤腿勤,迅速的討得了獄長的歡心,并不用受什么罪,免去了很多的皮肉之苦,開辟了自己的綠色通道。
住進里邊十多天里,春生心心念念的希望有人來看自己,希望這顆孤寂的心靈,能受到關懷,受到照顧,偏偏卻事與愿違,從日升到日落,走了太陽來了月亮,如此循環往復,日子在希望和失望之間度過,在哀嘆之中走過了一天又一天。
時令又是秋天了,窗外的楊樹上梧桐樹上,葉子在簌簌的下落,落葉知秋,秋天是個悲涼的世界,秋天是個令人傷感的時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那是詩人眼中浪漫的世界??涩F實的世界并非如此,一場秋雨一場寒,在經歷了幾場秋雨之后,身穿單衣單褲的春生,便難以抵擋大自然的一次次進攻了。
也許父母已經忘記自己了,忘記這個,不爭氣的孩子了!送出去的孩子再要回來,光耀門庭光宗耀祖的厚望,寄托在他的身上,誰知道竟培養出來這樣一個孽畜!小時候就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揮的淋漓盡致,把整個家庭攪得翻江倒海一般,無奈之下背井離鄉改換門庭,希望能洗心革面悔過自新,誰料想江山易改秉性難移,舊恨未除新仇又添,一次勝過一次,看守所是好進的嗎?你以為看守所是你的家呀?
哥哥家的女孩兒,叫他叔叔的,該會走了吧!她是家里面的寶貝,也是唯一能打開父母心結的鑰匙。哥哥雖然不才,但是他卻在持之以恒的干他自己的事情,雖然也給父母添麻煩了,但是他干的卻是正確的事情,并沒有像春生這樣去走旁門左道,“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哥哥娶了媳婦,有了女兒,整個家族看到了生存的希望,點亮了那盞指路的明燈,雖然微弱,但卻充滿了生命力!
春生在看守所愁腸百結的時候,他的家里也處在陰云的籠罩之下,父親堅決不讓母親和哥哥去看望春生,他這次下定決心,不再要這個孩子。小時候把他送出去,那是一個純潔的生命體,不帶有塵世間的一絲污濁,他是那么的令人喜愛,令人期待。如今卻是不同了,他長本事了,他有自己的思想了,他翅膀硬了,他會進看守所了,而且是“二進宮”,這對一個黃土地上成長起來的樸實農民來講,是永遠也無法接受的事實。
李氏家族雖然沒有什么本事,沒有出過什么名人,但是世世代代老實本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誰過得平淡倒也安穩,還從來沒有想過會出這么一個“混世魔王”,難道是小時候給了人家,就改變了基因,失掉了李氏的真傳。
眼看著一天冷似一天,春生娘的心里,也一天揪得比一天緊,所以說純生不懂事,犯了事,但那畢竟是自己的孩子,天氣畢竟一天比一天冷了,不能讓她在里面凍著了,這是作為一個母親最樸素的想法。但老頭子就是不去,也不讓她去,還把她看得緊緊的,想看著一個犯人一樣,簡直沒有一點人性。
今天,老頭子去給人家蓋房子,幫忙去了,春生娘和他哥商量好,要去看望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