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時間:2016年8月31日,21:30-22:30;1小時;
閱讀書本:《分享經濟:供給側改革的新經濟方案》,作者:馬化騰、張孝榮、孫怡、蔡雄山;中信出版集團;P17-P44;
閱讀目標:了解什么是分享經濟,如何通過分享經濟提升新格局
閱讀方法:精讀
筆記歸納及感想:
第二章,四大商業范式的基因
C2C,C2B,B2B,B2C四種范式,都帶有明顯的互聯網基因,強調所有供需者者人人參與直接交易,即P2P。分布式,去中介。
2015年在分享經濟所涉及的超過35個領域中,有超過80%的領域以C2C為主。
幾種模式演變B2C-C2C(目前)—C2B/B2B(未來),分享閑置資源、降低成本(非擴大價差謀利)
第三章,經濟剩余解決的問題
分享經濟化解了經濟剩余問題,它的意義在于實現全社會的剩余資源匹配。
分享的三個模式:
1、使用權剩余的分享(強調使用而不占有)
例:分享閑置的出行工具、房產、辦公空間、閑置資金等
2、時間剩余的分享(個人的多重身份,更多就業機會)
例:分享個人的勞動能力(體力與腦力),如專車司機、私廚服務提供者、自由快遞、各種技能的培訓老師、醫生等
3、所有權剩余的分享(二手物品再循環)
例:家中非理性消費的閑置物再轉手
第四章“分享”之后,“按需”崛起
Uber創始人特拉維斯·卡蘭尼克認為,分享經濟應定義為“按需經濟”,無論是供方還是需方,都是按需要在提供或接受。
在將來按需經濟將終結目前的工業模式,取而代之的是隨需隨用,職業模式的改變,一切工作都可以是隨需隨提供的、臨時的。
分享經濟的分享核心概念就是,把自己的閑錢、閑物、閑工夫,通過一些網站分享后賺錢的生意。
分享經濟的原動力是什么?至少有兩個:
1、一個是與宏觀經濟相關的,是經濟下行周期的產物。當經濟處于下行期,分享經濟可以幫助減少支出,分享閑置的錢、物、工夫還可以獲得額外的收入。所以,美國2008年的金融危機就成了分享經濟產生的原動力。而中國的分享經濟起步始于2011年與中國經濟的下行常態有關。
2、與網絡技術有關
移動互聯網令分享成為一種新型的規模經濟。2007年蘋果智能手機的推出,2008年緊跟著安卓手機的推出。
未來社會的經濟基礎,可能建立在人人分享的基礎上。所以,小伙伴們,想一想,你有什么東西是閑置的(錢、物、工夫)?想要分享出去,同時可利用這種分享給予受享者相對優惠的價格?也許多想一想,一種新的分享理念就會誕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