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氣,是謂清凈光明高升者也,因其納藏德澤生生不息而沒有止境,故不會沉墮陰暗,所以天地秩序因此能得天之綱氣庇護,而使萬物得以永遠地生生不息。若天象陰霾晦暗,則日月昏暗無光,陰霾邪氣就會生于天地之間,進而入侵禍害于山川河流天下各處。
這樣,天地之間的陽氣就會閉塞不通,大地因此昏蒙不明,天空之云霧也不再像之前那樣擁有清純光明的清凈之氣,被邪氣污染而變得昏沉污穢。
續而造成,地氣不能上應天氣,天之甘露也不能下降于地,天地之氣不能再相交暢通,萬物的生命不再能被昏暗不明的天氣施救,不能獲得天氣之施救,所以天下更多的植物也會因此而死亡。
又續而,邪氣潛藏而不得散發,風雨失去了天地秩序的約束而沒有節制泛濫成災,雨露當降而不降,本就已經枯槁的植被和幼苗不得滋潤,生機郁塞而漸漸失去生命。
加之賊風頻頻而至,暴雨不時而作,不僅天地四時變化失去了規律,就就連維持天地四時秩序的無形力量都在不斷崩壞,所以這種情況下,那些還未被天地災害殃及的萬物,正在生長途中時,便不知不覺又自然而然地,被天地邪氣之大勢全部毀滅了。
只有圣人能適應自然變化,并時刻注重身心天地之內,微小宇宙的道德變化之道,所以能使身體沒有因違背了天地道德秩序而造成的一切疾病。
這樣看來,自然萬物若都能不失天地道德之規律變化秩序,那么萬物的生命之氣是不會衰竭的。
(就好比四時之氣對應人體變化的規律):
違逆春生之氣,則少陽之氣不生,以致肝氣內郁而引發病變;違逆夏長zhǎng之氣,則太陽之氣不長zhǎng,以致心氣內虛不足;違逆秋收之氣,則少陰之氣不斂,以致肺熱葉焦而脹滿;違逆冬藏之氣,則太陰之氣不藏,以致腎氣耗散不能藏護精氣而使腎臟變得衰弱。
綜上所述,遵循四時陰陽的變化規律,是萬物生長良性循環生生不息的根本,所以圣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使人體順應天地四季時節,春生夏長zhǎng秋收冬藏的生命根本之規律。若違逆此根本規律,就會損乏人體生命之本,破壞人體先天真元之氣。
因此,陰陽四時是萬物的生長收藏的由來,是生命盛衰存亡的根本。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
所謂道者,圣人踐行,愚人背之。順從陰陽之道則生,逆之則死;順從其道則安定,逆之其道則禍亂。反順為逆,是謂內格。
故圣人不等病已經發生再去治療,而是倡導未病先防,這如同不等到亂事已經發生再去治理,而是注重在未亂之前的防范疏導,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啊。
設想,如果疾病已發生再去治療,禍亂已經形成再去治理,豈不就如同口渴了才去掘井,戰斗已經開始才去制造兵器,那不是太晚了嗎?…
…
? ? ? ? ? ? ? ? ? ? ? ? ? ? ? ? ? ? ? ~草木風原創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