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 ? ? ? 《白色嚴冬》(1)
1940年的冬天,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整個歐洲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在挪威靠近北極的地方,寒風呼嘯,一片冰天雪地。
在這里,英國皇家空軍與德國納粹空軍為了各自的利益進行了一場小規模的空中戰斗。
此次戰斗規模雖小,但也足夠慘烈。
兩名英國飛行員駕駛的戰斗機與四名德國飛行員駕駛的戰斗機分別擊中了對方。
雙方飛機均受損嚴重,不得已,他們的戰機都迫降在了這片暴風雪肆虐的茫茫雪地上。
一名德軍飛行員死在了飛機上。余下的三人中,一名左胳膊受了重傷,另外兩人身體無恙。
那兩名英國飛行員身無大礙,僥幸地活了下來。但他們的隨身物品都已失散,包括貼身武器。
三名德國飛行員在暴風雪中艱難地前行,用繩索拖著從飛機上尋覓到的一點食品和藥品。
他們不知道這是什么地方,也不知道能不能活著走出這塊死地。
前行的山路上,由于地勢崎嶇,風雪不斷,一人不小心摔了一跤,連帶著簡易的雪橇滑向了懸崖。幸好,他被繩索掛在了半空中。為了保命,他們不得不丟棄了僅存的那一點食品和藥品。
他們繼續在暴風雪中艱難地行進,……。
終于,他們發現了前方的一座小木屋!這是一間還算寬敞的木屋,屋內有少許的食品(燕麥片)、火爐、燃料,床鋪,……。其它的生活物品也基本齊全。
這是當地獵人打獵時的暫時庇護所。此地人跡罕至,天氣惡劣,這樣的臨時庇護所不可缺少。
這座小小的木屋對于精疲力盡,饑腸轆轆,飽嘗風寒之苦的三人來說,無異于雪中送炭!
三人躲避在小木屋里,暫時沒有了性命之憂和生活上的顧慮。
一番休整過后,他們開始制定離開這里的計劃。(1)待續……
? ? ? ? ? ? ? ? ? ? 《白色嚴冬》(2)
他們決定向西走,只要能到達挪威海岸,就會有德軍地面部隊前來搭救。
可外面的暴風雪依舊在肆虐,絲毫沒有減弱或消散的跡象。再加上有一個需要照顧的重傷員,他們的第一次戶外求生失敗了。
再次回到小木屋,他們只能靜靜的等待。
由于沒有藥品及時救治,那個德軍傷員的傷口開始化膿并慢慢的在腐爛。所剩無幾的那點糧食也撐不了多久,他們一籌莫展。
就在這時,小屋外傳來了陌生人的說話聲!三人立刻警惕起來,掏出了手槍。
來的正是那兩個英國飛行員,他們也發現了這個能提供臨時庇護的小木屋。
毫無懸念,兩名英國人成了德國飛行員的俘虜。
小木屋里,兩位英國飛行員彬彬有禮地講起了《日內瓦公約》中有關優待俘虜的相關規定,并要求受到相應的對待。
做事嚴謹、不打折扣的德軍指揮官雖有些不耐煩卻也答應了兩位“紳士”的“無理”要求。但必須要二人聽從他的安排:睡指定的床,在指定的區域活動,不得跨過用來表示英、德兩國的那條界線,……。
見德國佬還算通情達理,兩位英國“紳士”也就不好再說什么了。
相處伊始,雙方都還有戒備。三名德軍槍不離身,警惕地盯著英國人的一舉一動。兩位手無寸鐵的英國“紳士”雖心有怨氣卻也只能乖乖地服從。
屋外的暴風雪依舊在肆虐,屋內的氣氛沉悶而冷清,散發著一股求生渺茫和死亡逼近的殘酷氣息。
為了消磨這無聊的時光,時不時,他們還會打一番嘴仗,唇槍舌劍一番。
英國人嘲諷德軍竟然為了這么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大動干戈,讓人無法理解。德國人則譏諷英國人能為了這么個鳥不拉屎地方不惜越洋參戰是沒有資格對他人說三道四的。英國人挖苦德國造的汽車外觀土氣、呆頭呆腦,不如自家的時髦洋氣。德國人則抨擊英國的汽車華而不實,沒自家的動力強勁、性能優良,……。
一番真吵,小木屋里倒也有了些“快樂”的生氣了。
吵到最后,英國人問了一個實質性的問題,“你們的那個瘋子元首究竟要多大的地盤才滿足,是要把天朝(中國)也掠奪走才罷休嗎?!”。”德國人反問,“看看你們的殖民地吧!東方的印度是誰占據的,我們嗎?!如果有可能,你們連南極也想霸占,不是嗎?!”……。
吵累了,雙方休戰,各自歇息。
小木屋里又恢復到了死一般的靜寂狀態,只有屋外的寒風依舊在呼嘯。(2)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