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歷來因為服務廣受好評的海底撈又在朋友圈刷屏,而這一次是負面新聞,記者暗訪海底撈,曝光海底撈某店在食品安全、衛生方面的重大問題。隨后,海底撈公開道歉,并承諾進行整改。
這樣一件事情,在外人看來,會進行各種解讀,批評和理解的都有。不過,只要是經歷過餐飲服務業的人,都能夠對海底撈的公關感同身受,這本應該成為一個共識,而不是任外界評論的公關條文。
畢業后,我曾在國內某大型餐飲連鎖品牌工作過兩年,從基層一線到初級管理,雖然沒能接觸餐飲行業的核心,但僅從一個曾經在餐飲行業一線的從業者來說,我想有幾點似乎可以談一談。
第一,作為全國擁有百余家直營店的海底撈來說,可以肯定,記者曝光的絕對是個別現象。我曾經去過海底撈吃火鍋,也稍微感受和對比過海底撈的服務和食材,從我的個人經歷來說,相對于普通的火鍋餐飲來說,海底撈在衛生、規范、服務方面,可以說非常不錯。
為什么會說是個別現象呢?其實在連鎖餐飲里面,QSC(品質、服務、清潔)這些指標是衡量一家餐廳非常重要的KPI,且為了保證直營店的規范運作,公司內部都會成立稽核部門,或者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檢查,這些不定期的檢查,對于餐廳前線的日常運營者來說,就是每天上班都要懸掛在心底的夢魘。
一般餐廳自查抽檢出底線問題,在內部我們稱之為F項,公司都會有相應的條例制度責令全面整頓,而這些直接影響到餐廳的考核,也就是店長、乃至督導、營運經理的績效考核。可以說這是民眾的生命線,也是餐飲公司的生命線,因此,我有理由相信這在海底撈這樣大型的餐飲公司,也是個別現象。
第二點,我想談的是記者曝光的這些細節問題,可以說記者曝光的這些安全問題,只要親身經歷過中式餐飲的人來說,或多或少都存在。
其實這也是餐飲一線運營每天的工作重點,盡量在客觀的環境因素下,減少和杜絕類似問題的出現,比如說記者所說的老鼠問題。老鼠和蟑螂都是連鎖餐飲的生命線,這是餐飲公司絕對需要杜絕的,然后卻也是最難控制的。
我曾經歷的餐飲店,周圍也都是餐飲,老鼠問題一直都得不到徹底解決。一方面是周邊的環境和衛生,尤其是城市化的規范建設欠缺,導致老鼠容易滋生。其次是老鼠的特性無孔不入,現在的餐飲店在裝修上盡量做到封閉性,然而,以前我在餐飲店工作的時候,半夜下班回來都能聽到老鼠在天花板上活蹦亂跳的聲音。第三是老鼠捕捉的困難,餐飲店不能像普通地方一樣,有老鼠直接上老鼠藥,只能根據老鼠的特性布局粘鼠膠,封閉餐廳食品庫存區域,盡量將老鼠的存在和危害降至最低。
其實,這些威脅到重大安全的問題,連鎖餐飲公司一般都會委托第三方機構每月進行殺蟲工作,保證餐廳的環境和衛生。
第三個我想談的問題,便是為什么這樣一個知名的連鎖餐飲,竟然會出現如此嚴重的問題?雖然記者提到的問題,在餐飲行業里或輕或重都存在,但這家店的嚴重程度,早已經到了徹底整改的程度了,由此可見,出現這樣的問題,最主要的可能還是整個行業和公司管理制度上存在的缺陷。
首先,我想說一說餐飲行業的從業群體,餐飲業起早貪黑,是傳統行業里典型的臟活累活多的行業,從業人員無論從素質本身還是穩定性來說都是極其欠缺的。目前國內普遍的大型餐飲連鎖,招聘的管理層是大專,而在這之前,眾多管理層都是初中、高中學歷,尤其是一線的門店運營。
而招聘的員工中,以十幾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和四十歲以上的務工者居多,由于工作時間的靈活性和低廉的工資,導致人員流動性很大。而這些現實的問題,帶來的直接后果是,第一培訓成本高,有時候人手欠缺,直接趕鴨子上架,導致很多餐廳的規范化工作和流程都不能執行到位。其次是員工意識,尤其是像洗碗這些工種,那些上了年紀的大叔、大媽才不會管你那么多規范制度,早點洗完,早點收工回家,根本不會顧及那么多責任和服務。
當然,海底撈事件,我最想談的還是公司管理層的問題,而這樣問題的出現,要么是公司選拔和監督上的缺失,要么就是整體公司文化培訓的缺失。其實說到餐飲業的公司文化,是最務實和實際的,無非都是顧客至上之類的,然而落到實處和真正將這些文化植入腦海的過程,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尤其是當這些條文規定要一條條落到實處。
以前我在餐廳的時候,發現老一輩的管理者由于那時候公司發展緩慢,晉升極其嚴格,對于無論是公司文化、制度和工作準則都了如指掌,而且有著極其強烈的認同感,可以說是公司的文化培訓熏陶了這一批十幾歲就走入餐廳,一步步慢慢爬上來的管理者,而他們管理的餐廳,其實都非常不錯。真正沒有將文化落到實處的,倒是那些在擴張階段輕松晉升上來的,尤其是近年來餐飲行業巨頭,都在尋求急速的擴張,如果公司文化跟不上,出現問題其實很正常。
其次是管理者的嚴重問題,海底撈事件的出現,最直接的責任人一定是前線運營管理人員責任的缺失。以前我在餐飲行業工作的時候,身為經理,上班的頭一件事就是自查,自查是否存在重大的食品安全問題,發現無法解決的問題,需要交接上報。
其次,一線運營的核心工作之一,是不停的巡視,巡視有沒有存在問題隱患,巡視有沒有做好運營準備,巡視有沒有忽視的顧客需求,巡視有沒有存在操作不合理的地方。如果前線管理者做到了最基本的運營規范,記者所觀察到的問題至少是可以規避和解決的,也不至于鬧這么一出。
當然,說句玩笑話,從一線管理者的松懈的角度來說,記者能夠進入餐廳臥底四個月而不被發現,這就是管理上松懈的集中體現。餐飲業由于曝光過大量問題,以前我們每一位基層管理者上培訓課的時候,都會提到如何甄別臥底,防止記者混進餐廳,尤其是在寒暑假的時候,充當實習生進入餐廳。
從上面這些問題來說,其實海底撈會出現這樣的事件,可能遠遠不是整頓門店那么簡單,整個公司的規章制度的完善和監管,從一個曾經的從業者的角度來說,仍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為,這從一個側面反映,海底撈的運營管理跟國內的一線餐飲連鎖都還存在不小的差距。
當然,回到大的餐飲衛生和健康問題的角度來說,像海底撈這樣的知名企業,可能仍然要承擔起很大的責任,因為只有他們的對服務的改進,對技術的革新,對行業研究的突破,才能真正倒逼中式餐飲業的發展,從而真正讓我們普通人吃的放心。
最后,透過這個事件,也告訴大家兩個不幸的消息。
第一是,如果像海底撈這樣的企業都出現這樣的問題,國內的餐飲健康問題,恐怕都不能幸免,這可能不是良心和責任的問題,可能是成本、知識、技術、管理多方面欠缺的綜合影響。不信,你可以看看你周圍的餐廳:食材采購真的放心嗎?產品保鮮真的符合規范嗎?食品烹制真的沒有問題嗎?過了最佳分風味期的產品,真的不會售賣嗎?
答案是否定的,連國內外的餐飲巨頭:麥當勞、肯德基、真功夫都不能完全做到,何況其他。
第二個就是如果以后在餐飲店就餐,請尊重餐廳的工作者,尤其是在就餐高峰期,不要對服務員大呼小叫,也不要因為某些問題在餐廳吵吵鬧鬧。第一,只要是食品的問題,值得你去的餐廳一定會給你不錯的解決方式,免單、贈品,把你的問題記錄在冊是每一個合格的餐廳運營的責任。
其次,如果不趕時間,不要對服務員指指點點,輪番催促,餐飲高峰期的辛苦和高峰期前的準備,往往是廁所都來不及上。可以告訴你的是,如果催促過多,餐廳都會有臨時補救措施,千萬不要因為你的催促沾沾自喜,比如蒸制一份十分鐘的鹽焗雞翅健康、好吃呢?還是直接放在微波爐里烤三分鐘快速給你送上呢?這個你可以自己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