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習
美文閱讀
㈠
事物有表里,人有長處和短處。
同一個人的行為也有美丑之分。白天工作時西裝革履,晚上回家后睡衣拖鞋,這是每個人的生活常態。因此,僅看表象不行,僅對表象說三道四,同樣不可取。
正確的做法,是既對表象之不足有所認識,又承認表象之優點,并加以充分發揮。
由表及里,以心識人。
選擇一種生活,并在這種生活中成為不一樣的自己。
于是某一天,選擇一座城市,把自己扔進人流,在這座城市中尋覓生命的歸宿。偶爾蝸居在這都市的一隅,也會自豪地想,這是屬于我的城市。
于是某一天,成為一名遠航的水手,沿著海盜們曾經走過的航路,在巨大海浪的拍打中褪去成長的青澀,站在甲板上極目遠眺時,就能感受到大海寬廣的胸襟。
于是某一天,做一名吟游的詩人,穿過無數寧靜的村莊,在茂密的叢林中感悟生命,在自然的暢想中低吟出歲月的低語。
于是某一天,在海邊買一座房子,坐在藤椅里,閑淡地看喜愛的書,在晴朗的清晨和氣候宜人的傍晚,欣賞日出和黃昏。
于是某一天,在喧囂的鬧市中開一家小小的書店,靠窗的位置擺放兩張桌子、幾把椅子,并提供免費的咖啡。
于是某一天,成為一個不一樣的人,去唱歌、去演戲、去寫書、去探險、去流浪,或自我放逐,漸行漸遠。
或者某一天,選擇一種世界上最平淡的生活,只捧一杯清茶,安靜地坐著。
㈢《紅樓夢》里,賈寶玉看似過著“無事忙”的富貴閑人生活,但實際上,他身邊的親人對他并非沒有要求和期待。
比如,父親賈政希望寶玉能“慷慨揮灑談吐”,通過讀書明理,日后光宗耀祖。所以,賈政時時處處提點,在大觀園里隨意看到一處景致,都不忘提醒寶玉:“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讀書,不枉虛生一世。”說畢,他看著寶玉,嚇得寶玉忙垂下頭。溺愛寶玉的賈母也曾說過:“若一味他只管沒里沒外,不與大人爭光,憑他生的怎樣好,也是該打死的?!蓖醴蛉藢氂竦钠诖亲觥昂煤玫臓攤儭?,不要被壞丫鬟教壞了,要保全好他們“娘兒兩個名聲體面”,所以她鄭重囑托襲人:“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p>
為了實現他們的要求,賈政不讓寶玉讀“什么《詩經》古文”,要求“只是先把‘四書’一氣講明背熟”,看到寶玉不務正業,就會動輒羞辱打罵。
粗暴、嚴厲、冷漠,居高臨下,必須按照他們制定的規則和設計的道路成長,否則就會以愛之名打壓,這似乎是許多人心目中“中國式父母”的典型形象。而這種教育方式以及情感表達,會給孩子帶來不小的心理傷害。
一個母親在某社交網站上向網友求助:“我的女兒因為我撕了她的筆記本絕食了,怎么辦?”那個帖子下面,有很多網友感同身受,紛紛控訴父母曾經毀壞自己少年時代某個最愛的物品。那些輕易毀滅孩子愛好和夢想的傲慢父母,生生把親子關系變成了緊張的對抗關系。
熱播電視劇《小別離》《小歡喜》的原著作者魯引弓,采訪過許多家庭。他發現,這些焦慮的家長大部分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他們并不是不明白教育功利化的道理,但就如同“劇場效應”,前排的人已經站起來了,后排的人也不得不硬著頭皮站著。
就像作家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里所描述的那樣,人生也許滿地都是人們需要的六便士,但也有人會在生命的某一刻,抬頭看看天上的月亮。無論是對大人還是對孩子來說,生命總還有另外一面,每個孩子都會有獨特的個性和向往自由的心。再說,優秀其實很難定義。是考上劍橋、哈佛、北大、清華嗎?是站在舞臺中央,在萬眾矚目中演講或表演嗎?是成為棟梁之材為國爭光,還是在文壇或財經界呼風喚雨、指點江山?既然很難定義,就更難說父母和孩子的選擇,哪個是對哪個是錯。
創作過“印象”系列的著名導演王潮歌說,自己是另外一種母親,只是旁觀孩子的成長,而不去干預?!拔視屑氂^察孩子的喜好,看哪些愛好會被保留下來,也許那就是真的熱愛,然后拼命支持和鼓勵她?!?/p>
在家庭關系里,做所有的決定之前,別忘了一件事:愛。愛,就意味著不會忽視家人自由的天性和獨一無二的個性。
說到底,愛是一種情感,不是一種規范。我們半生努力,不是為了改造誰或者變成誰,不是去設置各種藩籬和規范,讓彼此受傷和失望。我們所有的努力,是為了給自己和家人創造體驗世間一切美好的機會,以及充分的選擇自由。
你和家人的關系,決定著你和世界的關系。想海闊天空,先從放手和鼓勵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