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是在25分鐘內專注做一件事情,中途不允許做其他任何事情,番茄鐘響起休息5分鐘,每4個番茄時段多休息一會,15-30分鐘。它不只告訴我們在某一時間段內專注的做一件事。它也告訴我們如何列清單、如何處理中斷、在實踐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不斷修正調整。
番茄工作者一天經歷的5個階段----PDCA流程
計劃:從積壓的活動清單中提取最重要的活動,填寫到今日待辦中。這就是當天的自我承諾。
跟蹤:確定當天活動后,扭起25分鐘的番茄鐘,從當天活動的第一項開始進行。在每個25分鐘的時間段內,收集一些過程指標,比如計算遇到的中斷次數。
記錄:在一天結束時,將當天收集的數據歸檔,寫入記錄表格。
處理:從所記錄的原始數據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可視化:最終將信息以某種方式組織起來,從中找出改進流程的思路。
工具?
筆、番茄鐘和三張紙
活動清單:列出最近要進行的活動,隨想隨填,不用排序。言簡意賅,如有deadline,可在活動后面寫上期限。
今日待辦:列出計劃在今天要進行的活動。每天換新。將最最重要的活動放在最前面,這樣在做的過程中不會你現在做的事是否重要是否有價值產生懷疑。
記錄表格:記錄所采樣的流程指標,以便對流程進行改進。
它不是一個專注25分鐘休息5分鐘的簡單流程
1、對拖延癥有了新的理解。之前總認為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推遲,一是因為沒有時間和精力,二是懶。其實,還有可能是因為這項工作是別人強迫的,違背個人意愿;害怕犯錯或者被他人批評;給自己壓力,追求完美。以后遇到拖延情況,深入剖析,針對問題本質來解決問題,而不是自己欺騙自己。因為我們并沒有忙得不可開交,懶的無可救藥,拖延一定有其他原因在。
2、列清單。經常性的列好每日計劃,可是到晚上打勾完成的沒幾個。經常性會因為忘記處理某件事,搞的自己焦頭爛額。活動清單幫我們記憶了所有我們需要進行的活動,是清晰可見的,是全局性的,避免出現遺漏。今日待辦像是給自己的一個承諾,這些已經是我所有活動中優先級最高,最有價值的事,自己要全力以赴。
3、對活動花費時間的把控。一項工作實際上需要花費多少時間我們的預估不是多就是少。但是通過番茄鐘的記錄,我們能精確算出實際花費時間。一項任務到底花費多少時間,最后期限能否完成我們是可以做到心中有數。
4、任務拆解。一個大項目一個番茄鐘肯定是不夠的,我們需要把一個大項目拆解成一個個小任務。這樣不僅讓目標更加明確,執行更容易,也讓我們能清晰的了解項目進度。
5、優化工作流程。一個活動使用了幾個番茄鐘,產生了幾次中斷,什么情況下產生的中斷。通過記錄、總結,分析工作過程中出現的紕漏、Bug,將解決方法補充到工作流程中,循壞往復的一點點的修正調整。分析活動中斷原因,采取措施,將意外事件也納入到自己的計劃內事件單中。
6、處理內外部中斷。內部中斷是自己的心智告訴自己現在要做當前專注活動以外的事情。對待內部中斷,我們采取的辦法是接受并記錄,然后繼續處理當前的任務。外部中斷是指來自外部的中斷,具有互動性。如有人打電話,有人找你討論等等。能推遲到番茄鐘結束后的事情盡量推遲,否則當前番茄鐘作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