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始讀《道德經》之八十

第八十章[原文]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至治之極。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本章講述歸園淡然,獨守生死。使國家變小,使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種各樣的器具,卻并不使用;使人民重視死亡,而不向遠方遷徙;雖然有船只車輛,卻不必每次坐它;雖然有武器裝備,卻沒有地方去布陣打仗;使人民再回復到遠古結繩記事的自然狀態之中。國家治理得好極了,使人民品嘗著甘甜的佳肴,欣賞著美麗的服裝、享受于安居的生活,陶醉于快樂的民俗。國與國之間互相望得見,雞犬的叫聲都可以聽得見,但人民從生到死,也不互相往來。人們對這章的理解各不相同,質疑頗多。自我的理解這章講述了治理國家使人民回歸質樸的“道”。“小國寡民”從字面理解是國家小,人民少,深悟其內涵個人覺得是國家記得機構小、管理國家的人少,這樣才能符合前面的論述,不擾民,不給人民壓力。當國家機構少了,管理者少了,人民的負擔就會少,這樣人民就會專注于自我的精神和“道”的追求和體悟。人民對“道”的追求最好的辦法就是親身的體悟,感知天地自然的狀態和運行態勢,當然就會不妄自遷徙、不借助身外的工具、不屑于爭斗了。在悟道的過程中才能深入的融入天地自然之中。這樣的人多了,需要管理的人自然少,國家就很容易治理好,人民的生活自然變得怡然幸福了。悟道一般都是自我內心對天地自然的感知和探索,不希望外界的干擾,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會變得淡漠,國家之間的百姓自然也能自我約束老死不相往來了。

生活中這章的體悟就是簡致自己的生活,追求更高境界的精神世界,豐富自我的內涵。現在人的生活很少再像桃花源記中的那樣歸于田園,但是簡致的生活可以滿足自我對物質追求的欲望,解除束縛于心的物欲。把更多的精力致力于自我技術和內涵的追求上去,擺脫大多數可有可無無意義的交際。精神和技藝的追求放在第一位,那么生活就會變得淡然而幸福。雖然不能雞犬相聞,但也能朝暮有致。

企業運營中的體悟就是管理機構精致化。管理機制越精致員工的束縛就越少,越少束縛的員工自我發揮的余地就越大,這也要看員工對企業的忠誠程度。治理企業就像治理國家,當治理辦法優化到極致,那么你的機構自然少,員工也會自然會努力的拼搏。這種機制更深入得就是以責任和成績考評,不要需要給員工壓力,只需要給其分配任務,只要你能做好,員工自然懂得這里面的危機感,自然會拼。

淡心境,棄欲望,苦求索,悟天道。


簡致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