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起復盤
? ? ? ? 因為拿到成甲老師的門票,成甲老師讓我們思考如何更好的以教為學,所以我想了想,只有先進行復盤反思了,因為一場活動差不多2個小時,5位嘉賓的演講,信息量也是很大的,尤其這些內容我都沒有接觸過。
? ? ? ? 然后我本來的意圖是找現場的小伙伴,看看誰能跟我一起做復盤,把每個嘉賓的演講整理成清晰的稿件,不要求逐字稿但是至少是百分之90吧,然后我們大家在線上討論一下。然后我就在群里發起了復盤的活動。
? ? ? ? 然后群里就討論開了,有人問我為什么要復盤。額,我當時就想,為什么復盤,因為你沒看過成甲老師的書啊,復盤的重要性多了去了。吧啦吧啦~~
響應的伙伴
? ? ? ? 最先響應我的是Kitty和Chen。然后Kitty就拉了個小群,出乎我意料的是,還有蠻多小伙伴響應的。有人說最好我們每個人能講一遍,其中某個嘉賓的內容,我當時就覺得這個主意太贊了。還有比這更贊的復盤嗎?第一,自己可以完全內化演講的內容,第二又能鍛煉演講的能力,第三還可以勾搭一些小伙伴,我們之間相互探討,這簡直可以形成第三次收獲。真是太好了。
? ? ? ? 然后更意外的是有人說能提供場地,雖然不是很大,但是20個人左右沒問題。我現在回顧起來我都發現,這也不要太順利了吧。
? ? ? ? 過程中我、Kitty還有Chen我們三個聯合互相溝通,表示都很期待這場復盤。
主辦方加入
? ? ? ? 最意外的是造就都小編加進來了,說如果我們有什么需要,一定會盡力協助我們。
? ? ? ? 這個,我現在回顧起來都有點不知道該怎么形容這個過程了,然后Kitty建議我們就直接把這場活動交給造就這邊了。然后造就這邊呢就最快速度的定下來場地,時間,安排好活動的流程,還請來了REMIX共享大會的總策劃人來跟我們分享。「感覺飛起」
? ? ? ? 但是當時我其實是有擔心的,后來發現這樣的擔心非常多余。我當時的擔心是這個過程會變成造就這邊的策劃人工作人變成主場,這個活動是如何展開的如何策劃的……這樣的話重心就會轉移。我不希望我們復盤的活動只是到那里去聽一聽的,又變成學生的心態聽眾的狀態,我希望復盤是以每個在場的小伙伴為主,可能想法很稚嫩不成熟,但是成長不就是從這里開始的嗎?
? ? ? ? 然后我在群里也表達了這樣的觀點,造就小編的大意是不會出現我擔心的情況,結果發現我的確是擔心多余了,又或者說提前避免了。
活動現場
? ? ? ? 活動定在了9月14號晚上7點,地址是造就總部。活動現場主辦方還準備了小吃,真是暖心的不得了。然后我就發現了各路高能的小伙伴,哈比講了第二場--第二人生的部分,簡直是全程回顧,把嘉賓說的要點重點至少完整復盤了百分之80,Chen對第七場敦煌莫高窟的部分有著深刻的理解,Kitty特別高能演講非常有活力而且她對于空間和藝術的部分有自己細致的理解。還有幾位小伙伴沒時間勾搭,總之大家都有自己都理解和角度。我自己的話演講的就一般般啦,對演講嘉賓的內容了解不多,也不深刻,自己的看法也比較少,只是進行了嘉賓演講內容的概要。沒有自己的角度進行思考。
造就
? ? ? ? 造就這邊給我們每個人錄了一簡短的訪問,關于我們對造就的意見,以及自己的收獲和希望獲得哪些福利。我們每個人也都表達了一下自己的想法,我能看出來這些工作人員的盡心盡力,也能看出造就做活動的品質,希望這個平臺越來越好。
自己的角度反思
? ? ? ? 活動現場的時候,我就在想,我也要用自己的視角去重新做一次復盤。當時五位嘉賓我比較打動我的是最后一位嘉賓,王輝老師關于藝術的部分。
? ? ? ? 王輝老師最后說,關鍵是在那個“享”字上。這句話給我的觸動是很大的。我們是不是能真的享受生活。
? ? ? ? 突然想起李笑來老師關于對注意力的解讀,你的注意力在哪里,你的人生就在那里。生活本身是藝術還是一地雞毛其實取決于你自己。你的關注點在哪里,那些能夠幸福的人并不是足夠幸運,而是能夠將不幸忽略不計,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能夠成全自己幸福的部分上。能夠過好自己人生的人,能夠享受生活的人,這本身可能就是一種藝術,當然我的解讀可能太過片面了。
? ? ? ? 如果在底層摸爬滾打需要把控自己的注意力,其實那些我們眼中的成功人士也一樣,世界總是紛繁復雜,亂花漸欲迷人眼,我們如何把自己有限的精力只專注到我們應該注意的部分,這是需要極大的自控力的。
? ? ? ? 不是說世界沒有不好的一面,我們應該天真的傻白甜,只是世界太嘈雜,如果你并不能改變什么,只是關注一下,然后無奈的吐槽,各種抱怨這個世界如何如何,那又有什么意義呢?
? ? ? ? 無論人生處在什么境遇里,都能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應該投入的部分,在低谷的時候如此,在高處的時候亦是如此,把人生過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我想這是一個人關于人生關于生活的藝術吧
? ? ? ? 還有關于“界”這個字的深刻理解。之前在讀《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的時候,發現作者似乎非常反對亞里士多德分類出很多科目,而作者更欣賞老子的學說。集大成者很少有真的只是某一個科目里的專家,更是多元的思考和融合,誰能說喬布斯不是一個藝術家呢?
? ? ? ? 如果我們真的活在界線里,那么我們就只能活出平庸的樣子。我們缺少經歷,也缺少眼界,也缺少思考的能力。我們關注的東西都太現實了,太實在的東西沒有創造力,也沒辦法引發自己思考的能力。還有就是我們對外界的看法太過在意,太追逐虛名的成功。
? ? ? ? 我們從來不敢放開自己,一直為了自己所謂的生活小心翼翼。我們都說想要精彩,卻從來不想經歷跌宕起伏,想安穩的生活在一個基準線上,但是卻在那里不停的意淫著精彩是什么樣子的。
? ? ? ? 去讀書吧,讀那些真正能帶給你思考的書。多走走,真正的看看世界。不在自己所謂的小目標里掙扎,有一天當生命真正結束的時候,你會發現,你死死咬住的目標,可能對你來說只是可有可無的東西。
? ? ? ? 如何讓生活變成藝術,如何藝術的生活,這真是一個好問題。
? ? ? ? 誰說建筑師不能是藝術家呢?誰說廚師不能是藝術家呢?誰說老師不能是藝術家呢?誰說父母不是藝術家呢?誰說你不是一個藝術家呢?
? ? ? ? 我們更多的被框住在了這個世界灌輸給我們的認知里,放棄了探索的能力,活出來了這個世界告訴我們應該的樣子。
突然想起一首小詩:
跳舞吧,仿佛沒有人注視一樣
唱歌吧,仿佛不需要聆聽一樣
工作吧,如同不需要金錢一樣
去愛吧,就像沒有受過傷害一樣
活著吧,如同今日是末日一樣
我想如此,大概就是生活的藝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