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香書坊詩詞社烽火臺(第9期)
原創文案策劃:懷山
? ? ? ? 今天是2月21日,農歷二月初二。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龍抬頭或者春龍節,南方叫踏青節或者挑菜節,是古時候人們相約踏青,仕女采挖第一茬野菜的好日子。四十年前這天我會跟奶奶一起挖野菜回家攤煎餅,現在要找野菜可得跑遠了。
? ? ? ? 去年的二月二,懷山曾背上行囊,驅車到關山一游。當時徒步走到關山的紅石峽,我看到漫山遍野的花草樹木,鳥兒在山澗里飛來飛去,小蟲子們都露出了頭,冬雪不斷在融化滴進小溪流,當時興之所至,胡亂湊了一首七律。詩文如下:
? ? ? 《七律:二月二關山即景》
東風輕撫紅石峽,鳥鳴空澗見人家。
危巖層疊筑幽谷,山溪流處拾落花。
寒冰化水艷陽暖,淙淙汩汩滴落崖。
待到明年春來報,關山路上早出發。
春天的江西
? ? ? 懷山還曾想著等2023年龍抬頭再去一次。無奈今天俗務纏身,看來去是去不成的了,賺錢養家也重要啊。或許再等等看,去一趟秋溝也未嘗不可,想必會是另一番美景。
? ? ? ? 同樣是七律,同樣也是出游,今天咱們看看宋代詩人王庭珪是如何表達對龍抬頭這天走進大自然的感受吧。
? ? ? 《七律:二月二日出郊》
? ? ? ? ? ? ? ? ? ? 宋?王庭珪
日頭欲出未出時,霧失江城雨腳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猶含態石披衣。
煙村南北黃鸝語,麥隴高低紫燕飛。誰似田家知此樂,呼兒吹笛跨牛歸?
咱們北方的春天,晴天和有風的日子較多。王庭珪是江西人,詩中首聯描繪的是南方地區春季獨特的氣候特征:細雨蒙蒙(懷山曾春季去湖南長沙培訓,雨太多腰疼得厲害,一個星期沒能出校門);頷聯寫雨停后大山就像卷起來帳幔一樣展現在陽光下;頸聯寫的是鳥兒爭著報春,注意這句的對仗非常工整;尾聯寫的是農民的生活,回歸到詩的主題思想:人與自然的完美融合。整首詩下來,天氣從雨到晴、空間由遠及近、角色從太陽、雨水、山石,到黃鸝、紫燕、牧童,這之間雖不斷切換,卻條理不亂,真是堪稱佳作。
江西婺源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