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在一個采訪周星馳的節(jié)目中,他說:“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不會選擇事業(yè),一定不會讓自己這么忙了,一定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原來無奈,也是生命的常態(tài),一個個美好的瞬間,零落成泥,哪里會有,那么多如果?
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擺在我的面前,我沒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時候才后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于此。如果上天能夠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說:“我愛你!”如果非要在這份愛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
這段被我們奉為經典的臺詞,在電影中出現了兩遍。第一次是戲謔,第二次再說時,早已斷腸。
原來,放棄一個真心喜歡的人,痛如腸斷。
花落無聲,腸斷,也無聲。
其實無聲即有聲,因為真正的痛苦,
從來都在心里。
紫霞幻想自己的愛情:“有一天,他會穿著金甲圣衣,踩著七彩祥云來娶我。”
她猜中了開頭,卻沒有猜到結局——至尊寶戴上金箍時,已不能再愛她。
很多人也許會問:“為什么他變成孫悟空之后,不能再和紫霞在一起?”也許會問“為什么孫悟空從五指山下出來之后,不再去大鬧天宮?”
其實不是不想,不是不敢,而是不能。
就像我們每一個長大的人,不再尿床,不再淘氣,不再無拘無束,不再肆意妄為。曾經的曾經,我們?yōu)榱诵闹兴耄颐疤煜轮蟛豁t,即便,要承擔五百年的痛苦。
但命中注定,我們最后都會變成那個被人說成“像一條狗”的猴子。
亦或者,我們不是孫悟空,也不是至尊寶,終究成了城墻下的那群人,看著別人的愛情,咀嚼自己的青春。
至尊寶轉身離去時,原來深愛,是會呼吸的痛。
原來,淺淺淡淡的轉身,是旁人看不懂的情深。
人生,要是有最好,那該多好!
最好不相見,從此便可不相戀;最好不相知,從此便可不相思。
最好不相伴,從此便可不相欠;最好不相愛,從此便可不相棄。
想起了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中的一句對白。
瑪蒂爾達問里昂:“生活是否永遠艱辛,還是僅僅童年如此?”
“總是如此。”
別人說《大話西游》是一部喜劇片,但為什么我,一聲也笑不出來?
也許沒有人注意到電影最后,城墻下刮起的那陣風。其實正是那陣風,遮住了世俗的眼睛,至尊寶才敢面對內心的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