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時光,是在放假前。
前一周甚至幾周,同事啊朋友啊就開始討論放假怎么過,出去玩兒還是回老家,還是索性待在家里好好休息。連領導開會,也動輒就說,“這個事兒節后再說吧!”
仿佛以節日為某種界限,仿佛是生活的一種暫停。
等到放假前一天,不用鬧鐘就早早醒來了,起床也不那么痛苦了,反正下午就放假啦。腳步格外輕松,鏡子里的自己都似乎更美麗了,路上堵車也不那么討厭了,咳,今天放假嘛,堵車正常!一切似乎都變可愛了,都可以被包容和體諒。
到了下午,基本沒人能安心工作了。大家照例在位子上,不過在裝裝樣子,時不時地偷偷看手表,心想,怎么過得這么慢呢。
等到了下班的點兒,啊呀,大家心里面都唱起了歌兒。就算工作有千頭萬緒,此刻都不管了,天大的事兒,等回來再說吧,拜拜啦,辦公室,我放假啦!
幸福指數達到峰值,然后隨假期結束的倒計時,又開始遞減。
最難的,是假期結束的那天。
上班族們心里都想,怎么過這么快?要是今天是放假第一天多好!老人們也難免失落,不愿孩子們又像鳥兒一樣飛出去,重新剩下老兩口自己。
然后,大家開始痛苦的節后上班第一天,尤其是因調休而連上6天或7天班兒的時候,真是一種絕望。
然后,就開始盼著下一次放假,將美好的新規劃,寄托于遙遙的等待里。
就這樣,一個個的節日,將一年劃分成一段段,而一年又一年,就循環出人的一生。
“浮生恰似冰底水,日夜東流人不知?!币簧穆L,因年、月、周、日的重復,而變得短暫而不動聲色,想來有些可怕,有些無奈。
最早的時候,人們過節,我想,就是為了慶祝和犒勞自己吧。哪怕是貧窮的農民,節日這天也不再勞作,要穿新衣,吃好飯,合家團圓,辛苦一年總算嘗點甜頭兒。如果一直辛苦,怎么能堅持一生呢?有個盼頭兒,才好支撐下去,有了節日的點綴,生活變得有滋有味。
如今,物質方面已經很豐富,過節的意義更多體現在精神方面。只是,我們這個社會現在功利觀念太嚴重,以至于大家都忽略了精神方面,反而紛紛抱怨沒年味沒節味。
當前社會如同一個巨大的機器,每個人都是其中小小的一個零件,隨整體高速運轉著。誰也停不下來,也不能慢下來,守著一成不變的工作,枯燥至極。工作僅僅為了謀生,謀生非常艱難,我們漸漸忘記或放棄了理想。
人性是向往自由的,正如籬笆邊的花兒,從來都是伸出籬外的。節假日,縱然改變不了什么,卻是在精神層面上對朝九晚五不斷重復的一種調劑。
就算去旅游,置身人山人海,也是對固有生活的一種改變,至少不用上班打卡,我累我擠我花錢,我也樂意。
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待在家里,烘焙美食,打掃衛生,換洗一下床單被罩沙發罩,下午收進來滿滿的陽光味。即使什么也不做,泡壺茶,看本書,靜謐而安詳。
“父母在,不遠游”,今天是做不到了。能做到的是,三天的假,能回的盡量回家看看。為人父母的成年人,想想自己有多愛孩子,父母就有多愛我們,自己有多想和孩子待在一起,父母就有多想念我們。
無論是出游的感官刺激,居家的精神放松,還是歸鄉的親情滋潤,都是我們的精神甘泉,讓疲憊的身體得到更新,讓厭煩的情緒得到調整,讓黯淡的靈魂汲取力量而重生光彩。
三天而已,節假日竟有你不曾想到的神奇。
感恩假日,珍惜擁有,每一天都同樣重要。大環境不必去操心,卻可以在心里最柔軟的地方,給自己放個假,給生活按下暫停鍵。
人生還長,且行且歇,不急,此刻的風景和前面一樣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