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境保護部消息,環境保護部部長李干杰表示,要提高對走私洋垃圾、非法進口固體廢物等行為的處罰標準,對被責令停產整治后拒不停產或者擅自恢復生產的,以及停產整治決定解除后、又實施同一違法行為的,及時報請責令停業、關閉。
環境保護部8月22日在京召開座談會,貫徹落實《關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了解下李部長還提出了哪些觀點。
1堵住洋垃圾進口——修訂完善《進口廢物管理目錄》
李干杰介紹,《方案》對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完善堵住洋垃圾進口的監管制度,適時調整《進口廢物管理目錄》,修訂完善相關環境保護控制標準和環境保護管理規定;強化洋垃圾非法入境管控,從固體廢物進口審批、入境前檢驗檢疫、通關查驗、后期監管等多環節、全過程進一步加強監管;建立堵住洋垃圾入境長效機制,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建立國際合作機制,開拓新的再生資源渠道;提升國內固體廢物回收利用水平,提高國內固體廢物回收利用率,逐步補齊國內資源缺口,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加快相關產業轉型升級。
2進口廢物加工環境違法嚴重——強化全過程監督 保持執法高壓態勢
李干杰強調,從目前固體廢物進口形勢看,要確保固體廢物進口量同比下降,壓力仍然很大,形勢不容樂觀。從環境保護部開展的打擊進口廢物加工利用行業環境違法行為專項行動情況看,企業違法比例高達60%。各地區各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務必高度重視,加強協調配合,狠抓任務落實。
他指出,要強化全過程監管。充分利用打擊環境違法專項行動成果和有關部門提供的企業違法信息,注銷或撤銷一批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抓緊出臺《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環境保護控制標準》《進口廢紙環境保護管理規定》,完善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制度。各部門按照職能分工,各司其職,進一步加強監管,重點查處倒證等違法行為,完善執法信息共享機制,形成部門聯動的監管合力。開展電子廢物、廢輪胎、廢塑料、廢舊衣服、廢家電拆解等再生利用行業清理整頓。
此外,他表示,要保持執法高壓態勢。適時提請修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規,提高對走私洋垃圾、非法進口固體廢物等行為的處罰標準。鞏固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專項行動成效,加強巡查,對被責令停產整治后拒不停產或者擅自恢復生產的,以及停產整治決定解除后、又實施同一違法行為的,及時報請責令停業、關閉。組織開展“飛行檢查”,依法從重從快處理違法企業并啟動“一案雙查”,嚴肅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編后語:
一案雙查”制度是指紀檢監察機關在查處案件時,既要查清當事人的違紀問題,又要查清主管領導或分管領導的責任范圍及責任,簡而言之就是既要追究當事人的責任,又要查清主管領導或分管領導的責任范圍及責任。而從重從快二字更是體現了環保部對打擊進口廢物加工環境違法的態度和決心,對走私洋垃圾、非法進口固體廢物等行為的處罰標準提高也就應用而生,屆時非法進口固廢違法成本將進一步提高,再生資源行業結構調整迫在眉睫,或將引爆國廢市場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