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時心雖戚戚,瀟灑不顧墻內萬花墻外頹園,流光拋卻,眼底新葉換老綠,一番枯榮,三片寸瓦,五點金花換得七分熟。
在火車上乍一遠望見密密麻麻的黑綠田地時,寧一就在心里設想家門口那塊一畝三分地如今該是什么模樣?想來想去,卻愣是找不到一個恰如其分的詞來形容腦子里的那幅畫兒。如何描述?少了困死在了上一個嚴冬的挺拔銀杏,任何光鮮亮麗的形容詞配上這幅大有折損的畫面都失色不少。
當火車毫厘不差地??吭谡九_,座位在一車廂的寧一理所當然成了試路石。拖著行李箱一路從出站口的樓梯走下來,入目既是過道兩邊刷得白亮的走廊墻壁,跟著指示牌轉個彎,迎面就瞧見了正在維護電梯的幾位工作人員。
寧一放緩了步伐,側后方一位男生趁機趕上來邁上與電梯一墻之隔的樓梯。
寧一定定神,調整了系統默認的語言系統,操著還不太熟練的方言問,呃……請問電梯可以用嗎?
阿姨趕忙歉意地把拖把水桶往樓梯口挪了挪,連聲道,可以可以。
寧一并不著急,哪怕右手一只大箱子,肩上掛著背包,左手手機并鴨脖。
果然,早已奔出三步的男生折身又大踏步跨上了電梯。
寧一不急,她甚至有閑心回頭看著家鄉第一趟動車送來的第一批攢動的人群,年齡段分布得相當均勻,有同齡人,比如坐在她同一排的女生,有年長者,比如隔著過道煞是健談的老爺爺,有小朋友,哭哭啼啼鬧了五個小時,此刻牽著媽媽的手走在人群最后。
寧一慢慢笑起來。
人生百態,每一次出行都會遇見不一樣的人物,當這些人都背負了和你相同的籍貫身份時,大家骨子里的熟稔就會像一塊磁石,沒有人能抗拒這股吸引力,這可以算作是土地和血脈的力量吧。
讓寧一感觸最深的還是家鄉。不過兩月不見,這姑娘的面容又換了一換,從火車站添飾的妝容就看得出來,若說之前還是屬于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如今這滿眼不輸武昌的氣質已經昭示著她在審美方面的成熟。
火車站里進站出站的檢票工作盡數托付給了機器,售票廳候車廳的工作人員也順勢減少了不少,側方添置了自動售票機,小商店錯落在周邊,一路走出來,可以看見車站外幾輛嶄新的公交車井然有序地守候在一邊,玻璃墻上的倒影也威風凜凜,正前方的廣場還在澆筑當中,據她的計劃,年底應該就會收工。
人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放在家鄉身上也并不不可。
小城市有小城市的優點,她仿佛天生就有長生不老福澤綿延的神力,你猜那群扯動風箏線的孩子們里哪個是她?不要回答不知道,這問題的答案多簡單啊,鬢邊紅花千年芬芳如一的那位即是。
那她變了嗎?當然。當年她可是舉國聞名的流放地呢,如今佳人檻前芍藥叢簇,藤蘿越墻,你目之所及的紅瓦白墻,林立的房屋院落,何處不在昭示著她一日日的成長?
距離產生美這話真是說到心坎兒里了。當武漢的街道在地鐵修筑的過程中狼藉號哭,她正安逸地享受海邊城市獨有的萬頃藍天,連生于此地并且一向看慣了楚地淡藍高空的寧一,踏進家鄉的那一刻也被她藍比深海低可手觸的天空驚艷到了,從前怎么就沒發現她這么美?
要一直這么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