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我聽到長輩對我最多的夸獎就是“聽話”。小時候我還為此沾沾自喜,覺得這是最大的夸獎。直到現在,我才知道這有多么諷刺。
? ?我并不是覺得“乖”不好,因為至少我從小到大沒有給父母惹過什么麻煩,讓他們一直比較省心。但是太乖了,估計就是麻煩了,我感覺自己現在就深受這種性格的困擾。
? ? 老師說的那幾件人生中應該慎重選擇的大事——考大學選專業、畢業后選工作、選伴侶、選投資......前兩項的選擇并不是我自己做的,而是跟著父母、老師和其他長輩的意見走。我的高考分數只能上一個普通的二本。別人說青島好,好吧,那就在青島選學校;別人說學經濟相關的專業好,好吧,那就選一個青島二本大學的經濟學相關專業......畢業后,父母說“你留在青島吧,別回這個小鎮了”,我就留在了青島;父母說“女孩子不用太拼”,我就找了個國企......其實在這期間我也有不滿有反抗,但是大概因為我從小到大都是“乖乖女”,所以我反抗的聲音也就被忽略了。
? ?這種性格也延續到了工作中——只會說“是”“好”,卻不會也不敢提自己的意見,很是苦惱。
? ?在人生不多幾個的重大選擇中,我已經錯過了兩個,不,其實在不知不覺中我真的錯過了太多太多了,有一段時間我都一直沉浸在“要是能重來一次,我一定xxx”的狀態,那段時間真的消極極了。
? ? 去年,跟著老師知道了“活在未來”的重要性,但一直只是知道而已,并沒有真的實踐。明明想要通過考研來辭職,但下班回家第一件事依然是追劇,我給自己找的借口就是“時間還早嘛,過兩天學也沒事兒。”結果一直拖拖拖拖到了今天。
? ?看了這周的文章,我回顧了一下曾經決定我命運走向的幾個重要節點,才發現,沒有一個是我自己做出選擇的。而我自己做的唯一一項選擇,就是現在的考研,但我卻一直找各種借口逃避、拖延......想到這兒的那一刻,我突然十分的厭惡自己,厭惡自己的眼高手低,厭惡自己的不思進取,但我也很快的接受了這個結果,因為我的現狀不過是我過去選擇的結果而已。
? ?不過通過這一番深思,我突然真正明白了“活在未來”的意義:就是在未來的某一天,我不會因為過去的自己選擇不思進取而厭惡自己,而是感激自己努力上進,塑造了一個更好的自己。
? ?雖然過去因為種種原因讓我做了很多錯誤的選擇,但是從現在起,我要對未來的自己負責,一定不能讓未來的自己埋怨現在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