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9日,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這是最后一次我給兒子理發。給兒子理發和今天的主題“后悔”有什么關系呢?我先講一下事情的經過吧。
事情經過
最近兒子的頭發已經很長了,天氣也慢慢熱起來了,所以決定給兒子理發。上一次在一家理發店理的,過程和結果都非常順利。可惜這家店最近在裝修,經過和兒子溝通之后,決定我再次親自操刀(不是刀,是理發剪)為兒子理發。
一開始還是蠻順利的,可是慢慢地理發剪不是很給力,有一點夾頭發。兒子開始有一些急躁和擔憂,我也心情慢慢變得不好了。最后在我和太太的共同努力下,勉強完成了我給兒子最后一次理發。(只完成了80%)
兒子的頭發側面和后面都沒有剪的很好,只有前面看起來還不錯。今天下班回家后帶著兒子,找了一家理發店。終于剪好了。
后悔
兒子的頭發理好回家后,我開始反思。這個過程中,我后悔了嗎?說實話,我真的后悔了!
如果一開始就選擇去理發店,就不會花2天時間才剪好兒子的頭發,也不會和兒子之間發生不愉快。
那我是基于什么做出的選擇呢?為什么當時我執意要自己給兒子理發?我用盡力氣回想一下,好像沒有認真仔細想過這個問題呀。就是由于沒有認真考慮,才會讓自己后悔的。
如何不后悔
既然我已經后悔了,如何才能做到下次選擇的時候不后悔呢?通過這次理發事件,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 活在當下
- 參考以前成功經驗
- 建立選擇的基準
活在當下
理發事件中,面對兒子的焦慮和擔憂,我的情緒也隨之變差。當時我沒有能很好的處理這個變化。昨天晚上給兒子理發勉強完成并洗澡后,和兒子檢討了一下我的情緒不好。貌似他有一些理解,但我不確定。并且我還可以做得更好的是,從理發一開始我的情緒波動和兒子分享一下。
如何體驗到變化呢?最重要的就是覺察,能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事情,有什么結果,過程中我的情緒是如何變化的,他(她)的情緒發生了什么變化,環境發生了什么變化,等等。認真細心的感受周圍。
參考以前成功經驗
理發這個事情,屬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一般都會有之前比較成功(或者順心)的經歷。那么完全可以參考之前的體驗很好的經驗。
更進一步,還可以咨詢一下周圍的好朋友,看看他們有沒有過類似的經驗。
建立選擇的基準
本文描述的理發事件,是一個決策成本很低的事情。那么如果是決策成本很高的事情(比如買房,買車),我需要如何做選擇呢?選擇的基準又是什么?
這個話題比較大,明天咱們繼續……
思考題
各位朋友,你后悔過嗎?
面對后悔,你有什么好辦法嗎?
歡迎和我一起分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