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閱讀原文片段
《非暴力溝通》? P6
也許我們并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我們的語言確實常常引發(fā)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后來,我發(fā)現(xiàn)了一種溝通方式,依照它來談話和聆聽,能使我們情意想通,樂于互助。我稱之為“非暴力溝通”。
為了彼此樂于互助,我們專注四個方面—非暴力溝通模式的四個要素。
首先,留意發(fā)生的事情。我們此刻的觀察是什么?不管是否喜歡,只是說出人們所做的事情。要點是,清楚地表達觀察結果,而不判斷或評估。接著,表達感受,例如受傷、害怕、喜悅、開心、氣憤等等。然后,說出哪些需要導致那樣的感受。一旦用非暴力溝通誠實地表達自己,前三個要素就會得到體現(xiàn)。
舉例來說,一位母親可能對她處于青春期的兒子說:“費利克斯,看到咖啡桌下的兩只臟襪子和電視機旁的三只,我不太高興,因為我看中整潔。
接著,她立即提出非暴力溝通的第四個要素——具體的請求:“你是否愿意將襪子拿到房間或放到洗衣機?“這一要素明確告知他人,我們期待他采取何種行動,來滿足我們。
I·拆書家講解引導
該片段提供了非暴力溝通模式關注的四個要素,按照此溝通方式,可實現(xiàn)情意相通,樂于互助。四個要素包括:
1、表達觀察到的客觀結果。
2、表達自己對觀察結果的感受。
3、說出自己的需求。
4、表達自己希望采取的具體行動。
A·學習者拆為己用
A1·描述自己的經(jīng)驗
? ? ? ? 個人覺得片段所述的非暴力溝通模式的第一步非常重要,大多數(shù)時候我們都會忽略第一步,直接表達第二步,導致對抗和沖突。比如,這段時間我回家時發(fā)現(xiàn)孩子還在趕作業(yè),就會火冒三丈,“你怎么還沒做完作業(yè)?你是不是又打游戲了!”然后,孩子就會爭辯沒有打游戲之類的,陷入了媽媽不信任我、自己很委屈的泥沼,完全帶偏題了。其實,我溝通的主要目的應該是提醒他專注,提高作業(yè)效率,立刻完成手工的工作。
A2·未來如何做?
? ? ? ? 下一次回家再遇到類似的情況,我可能這樣說:“亮亮,現(xiàn)在七點鐘,我看到你正在趕作文,我不太高興,因為我們計劃的作業(yè)的完成時間應該是5點前。請你今天七點半以前完成作文,并且明天不再出現(xiàn)這種情況,好嗎?”。
? ? ? ? 但是這種溝通方式要起作用,前提條件是雙方都比較理性和成熟,一方表達的觀察結果比較客觀,感受比較正常,對方認同客觀事實和同理感受,后面的需求和行動才能執(zh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