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于公眾號:二度光)
01.
畢業后的我們都太難了。
大學時期我最好的朋友和我吐槽了她的遭遇。
由于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很多人開始了漫長的家里蹲。
對于在外打拼的年輕人來說,這次春節假期大概是這一整年來和父母相處過最長的時光了。
相處時間越長,我們也越容易和父母產生矛盾。
朋友的父母希望等疫情結束之后,朋友能回到她所工作的新一線大城市,辭去工作,回家考公務員,或者進家鄉電視臺,再或者當老師。
她的父母很強勢,她覺得她可能到最后只能和父母妥協了。
其實畢業后這半大年來,朋友在大城市發展得并不順利。
換工作的過程一波三折,找不到心儀的雙休工作,只能做那種996式的單休工作。
通過相親認識的男朋友,兩人一見鐘情,男方甚至為了她來到她所在的城市。后來兩人租房同居了,但在經歷幾個月的戀愛之后,結果卻是不歡而散。更尷尬的是,分手后他們還要被迫暫時住在一間房,甚至睡在一張床上。
朋友的工資和公司福利還不錯,但扣除房租水電,還有吃飯等各種日常花銷,基本上也是入不敷出。
去年年底,朋友還生了一場大病,醫藥費也花了不少錢,再加上和男朋友分手,各種糟心事,感覺算是走到了人生低谷。
和朋友相比,其實我的處境也不比她好多少。
天底下的父母都是復制粘貼版的,過年回家之后,我也經歷了和朋友一樣的“威逼利誘”,而父母講的大道理基本上也差不多,無非是擔心我們在外過得不好。
我之前有個已離職的同事,她的父母為了能讓她留在家鄉工作,幫她在家鄉買了房子,并付了首付。但是她為了證明自己能在大城市發展得更好,決心自己還房貸。由于現有工資無法負擔她的房貸,所以她最后選擇了裸辭,重新找工作。
記得《奇葩說》有一期是關于“大城床和小城房”的辯題討論,而關于這兩種選擇,不同的人會做出不同的反應。
其中,馬薇薇的辯論觀點最能打動我。
馬薇薇說:
“在大城市,你會遇到一種東西,叫做未知。
你不知道你會遇到什么人,也不知道你會經歷什么事兒,你不知道會死在哪個坑里。
由于你的命運變幻莫測,所以這部小說的結尾你永遠都猜不到,這就是最棒的小說。
你愿意你的一生是一眼望到頭的說明書嗎?你愿意你的一生就這樣安逸地過嗎?它是幸福的,可它絕對不是精彩的。”
02.
臨近大學畢業之時,我和另外兩個認識的女孩,在我上大學的這座新一線大城市,一起整租了一個二居室房子。
三個人整租兩居室,就代表有兩個人要住一間房,而我就是其中之一。
兩個生活作息不同的人住在一間房,難免會引發一系列矛盾。
總之,我們三人在一起合租了三個月,就因為一些無法避免的問題分道揚鑣了。
找另找房子的過程中也是各種風波不斷,原本看中了一個心儀的房子,對方答應得好好的,結果到簽約時卻反悔了,還把我微信拉黑了。
除了租房之外,找工作也是各種不如意。
我面試了十幾家公司,碰到了各種奇葩的面試官。
我印象中最深的一個面試官,他一見面就給我算命,一直問我的出生日期,直夸我的生辰八字好,還預言我什么時候能轉運。
他幫我算過命之后,我發現我一直就沒走運過。
之后我在一家公司干了不到一個月,公司就倒閉了,不但浪費了時間,還沒有拿到工資。
后來再次出發面試的過程中,我又被人騙著花了幾千塊冤枉錢,當然也怪我自己蠢。
好不容易才找到現在的工作,才發現發現又是一個坑,因為我覺得越干越沒有勁兒了,越干越迷茫,越覺得這家公司沒有前途,關鍵是工資真心超低。
轉正之后交了五險,結果辦租房補貼又困難重重。
我還記得那天是雙十一,原本已經是母胎solo已經夠慘了,可老天爺依然不愿意繞過我。
當天我騎了一個共享單車去房產局開租房發票,結果路上被車撞了,手機屏碎了,花了三百五才修好,到最后租房發票也沒辦成。
事后想來我特別后悔,我當時為什么沒選擇坐地鐵?
直到今年1月份我的租房補貼才剛剛申請,但目前還沒通過審核。
才剛搬進新租的房子不久,一起合租房子的小姐姐需要出差兩個月,于是房子里就剩我一個人了,在享受獨居生活的同時,我更是面臨了重重危機,比如……老鼠。
在經歷了膽戰心驚的幾天后,老鼠死在了粘鼠板上,被隔壁的鄰居帶走了。可即便它走了之后,我還是覺得這屋子里有它其他的同伴,以至于后來聽到任何動靜都很敏感,直到室友提前出差回來我才徹底安心了。
2019年是我的本命年,在這一年里,我經歷了很多個人生第一次。臨近畢業時把自己作進了醫院,人生第一次坐進救護車,人生第一次進手術室,人生第一次打全麻不省人事,后來又經歷了人生第一次面試,人生第一次租房,人生第一次自己做菜……
03.
喜劇之王卓別林曾經說過:用特寫鏡頭看生活,生活是一個悲劇,但用長鏡頭看生活,生活則是個喜劇。
回顧我畢業前后所經歷的這一切,突然忍不住想笑,一個個小小的“悲劇”堆砌起來,還真成了一部喜劇人生。
一線城市容不下肉體,三線城市容不下靈魂。
除去那些可以當機立斷做出選擇的人,其實我們這屆年輕人大部分都處于兩難的境地,一方面想要追求夢想,渴望獨立,想要一方面又怕自己能力不足,離了父母的保護傘就會過得凄凄慘慘冷冷清清。
在網劇《一起同過窗2》中,李殊詞有這樣一段臺詞:
在每天結束之前,我們都會懷揣著各種各樣有好有壞的情緒。
有時候會躺在床上靜靜地想,為什么我今天會經歷這些,為什么命運沒有眷顧到我?
其實無關經歷和命運,因為此刻的每一個心情不是經歷與命運的總和,而是你在過去的時間里,做出選擇的總和。
在這些選擇里面,最難的,是選擇把選擇權也交給對方。
其實,如果我們做出的選擇是遵循內心的想法,而不是為了取悅別人,選擇就會變得簡單的多。
面對父母的“威逼利誘”,即便我們很向往詩與遠方的生活,也必須要懂得“父母尚在茍且”的道理,但普通人之所以是普通人,是因為我們都有自己的私欲,我們覺得人生是自己的,不應該為了別人的想法而活。
當然,人生并非一道單選題,有無數種可能性,選擇無關對錯。但無論你選擇了哪一條路,你都必須要承擔因你的選擇而帶來的不同結果。
黃色的樹林里分出兩條路
可惜我不能同時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佇立
我向著一條路極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叢林深處
但我選擇了另外一條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顯得更誘人,更美麗
雖然在這條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跡
那天清晨落葉滿地
兩條路都未經腳印污染
啊,留下一條路等改日再見
但我知道路徑綿延無盡頭
恐怕我難以再回返
也許多少年后在某個地方
我將輕聲嘆息將往事回顧:
一片樹林里分出兩條路——
而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
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未選擇的路》——Robert Fros
寫在最后:
人生總是面臨各種各樣的選擇,選擇的過程是痛苦的,選擇意味著失去,這就是選擇的代價,而成長就是勇敢選擇并接受失去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