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糾紛訴訟高效化管理建議
1、選擇最高效的外部律師。
公司糾紛發生后,在最快的時間內找到最高效的律師是一件困難的工作,一方面因為律師行業專業化分工程度不高,另一方面因為信息不對稱且律師虛假宣傳行為存在。秀中律師事務所給客戶的建議是,選擇律師時,能當場給出有效解決方案的律師起碼比面對客戶問題“之乎者也”的律師要高效,當然,處理重大疑難案件時,需要給律師一定時間準備,但是,如果律師在某一方面積累了足夠的實踐經驗,現場起碼能給客戶初步判斷及初步建議,而不是“罔顧左右而言他”。
2、提高法務團隊的工作效率。
一方面,可以通過團隊專業分工合作來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存檔等方式積累案件經驗,同類案件比照處理,以加速辦案進度。
3、減少匯報層級以縮短決策時間。
一方面,法務團隊內部匯報層級盡量簡化;另一方面,外部律師出具法律意見或解決方案時,盡量簡化匯報層級,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切記養成行政審批高于專業審查的陋習。
4、盡量壓縮研究案情的時間。
于外部律師而言,研究案情的計費工作應當僅限于對案件事實的梳理、法律關系的厘清以及證據目錄及對應材料的準備。至于法律研究部分,秀中律師認為,外部律師的此項工作不應當計入收費工時,因為律師提供法律服務的基礎性前提是應當已經具備某一方面法律知識和技能的充足儲備,這種儲備應當在大學階段或律所實習階段完成,而不應當由客戶買單。
于公司法務部而言,研究案情的時間要有充足的保障,但是不能舍本逐末,研究案情是為了發現問題后最終解決問題,放棄對解決方案的追求而聚焦于案情分析,本質上是公司人力資源的浪費。
5、提高解決公司糾紛效率。
(1)對公司股權結構及各股東關注的核心利益了然于胸。對利益格局的提前了解和布局,能保證矛盾發生時第一時間抓住利益博弈的本質并聚焦焦點問題。
(2)基于公司人合性特點,加強談判能力并力爭協商解決股東糾紛。同時,充分利用公司利益與股東利益密切相關的特點,加大對異議股東的說服力度。
(3)集中積累股權轉讓糾紛解決技能,對發生頻率最高的公司糾紛做專項研究,保證通過專業化技能提高解決主要矛盾的效率。
(二)公司糾紛的精細化管理建議
1、制作公司已發生糾紛的檔案庫。
對公司糾紛已發案件整理歸檔,不僅僅能夠明確指出本公司各類糾紛的發案頻率及裁判規則及結果,還有利于公司法務管理工作承前啟后,不會因為法務管理人員的離職而導致工作的中斷。同時,還能積累豐富的法務實踐數據,便于查詢參考案例。特別建議:公司紙質檔案庫和電子檔案庫應同步且一一對應,便于檢索。
2、建立公司外部律師庫。
建立外部律師庫,不是指通過網站或律師的宣傳信息制作信息庫,而是指對公司過往所聘用律師進行“業績”統計,分專業對律師專長及勝訴情況歸檔記錄,同時,根據公開渠道考察某一領域的專業律師(注意不要輕信網絡宣傳信息,需要實際考察每個律師勝訴判決及真實項目情況)實際辦理案件的歷史數據,然后通過面談的方式最終確定是否列入律師庫,盡可能放棄只談“生意”而不實際辦理業務的“大腕”合伙人。
3、制作公司訴訟流程規范。
分不同案由,結合不同的審判程序規定,制作自案情分析、證據收集、文書起草至代理詞撰寫的標準流程規范,防止出現因案件頻發出現疏漏。
4、實時關注公司股東及交易對手的利益。
對公司股東及交易對手核心利益的實時關注,并作出相應的記錄,不僅利益梳理各主體的核心訴求,還能明辨各主體利益的發展變化,同時,還利于從交易本質出發促成交易,化解矛盾。
(三)公司糾紛的專業化管理建議
1、搭建股權架構時提前布局股權交易空間。
公司成立之時,交易律師會首先考慮公司成立后經營過程中,為日后發生增資擴股、股權轉讓等股權交易預留空間和便利,同樣,要為防止惡意收購等外部入侵行為做事先籌劃,這是股權架構設計時有助于提高日后公司糾紛法務管理的工作之一。
2、公司章程等文件的專業化。
首先,公司章程不僅要關注股東之間的利益架構,還一定需要關注糾紛解決和風險控制機制預設,尤其是要設計好股東糾紛的務實解決方案,不能僅僅停留在表決權等問題上,而是要根據各個公司的實際利益格局、運營特點和業務類別設計出一套通過利益交換或博弈而化解矛盾的方案。
其次,投資協議類文件要把握寬嚴尺度,一味追求“嚴格依據法律條文”的嚴謹邏輯,勢必與公司運行過程中公司行為不可能盡善盡美的實際情況脫鉤,本質是將增加矛盾發生的可能性。相反,一味追求“相信人品的力量”而忽視法律條文規定,一旦出現分歧,矛盾不可避免且沒有可以作為評判標準的合約依據。
最后,向有關機關相對方提交的程序文件專業化。切忌對外提供未經交叉審閱的公司文件,同時,應制定程序文件標準模板,防止各部門之間出具性格和內容迥異的程序性文件。
3、公司糾紛的專題研究。
公司法務部門應當重視對公司糾紛的專門研究和儲備,尤其是針對與公司主營業務密切相關的糾紛進行專門研究,提高專業能力。當然,除非充分考慮公司的社會責任,為法治進步做貢獻,并不是每一個公司都需要成立一個“某某法”研究院。專題研究能指出某一領域的公司糾紛的特點及最務實的解決方案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