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歲之后的小小葛總是時不時給我們驚喜,比如,某天他突然就能自己用勺子吃飯。顫顫的小手從碗里舀起一大勺米飯,小心翼翼地送進嘴里,然后得意地對我笑笑。就沖著那笑容,我也對他滿身滿地滿桌的殘渣毫無脾氣。
小小葛這么快就可以自己吃飯,應該是得益于從他添加輔食開始,我就開始用BLW的方式喂養。
BLW是baby led weaning的簡稱,翻譯成中文就是“寶寶自主進食”,是一種讓寶寶主導的喂養方式,當寶寶達到輔食添加條件后,就完全由他自己決定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大人需要做的只是把食物放在他面前。
聽起來好像很不可思議,然而帶著小小葛在輔食路上一路走來,發現他帶給我的驚喜,遠遠大于我面臨的挑戰。
具體怎么操作呢?
1.就餐時間,寶寶跟其他家庭成員一起坐餐桌前。當他準備好了之后,就可以和家人一起用餐。
2.只要他有興趣,大人就可以鼓勵他去探索食物,吃不吃都沒關系。
3.提供給寶寶的食物要方便寶寶用手拿,基本都是塊狀的,而不是泥狀或者剁碎的。
4.從一開始就讓寶寶自己喂自己,而不是大人用勺子喂他吃。
5.由寶寶自己決定吃什么,吃多少以及以什么樣的速度進食。
6.只要寶寶想喝奶,他就可以自己繼續喝母乳或配方奶;他可以自己決定是否減少奶量
(以上文字來源于《輔食喂養,讓寶寶自己做主》)
在小小葛的喂養過程中,我們并沒有完全采用BLW,而是BLW和勺喂相結合的方式。
從他可以獨坐,并且對食物表現出很強的興趣(一般建議6個月)之后,我就開始把食物丟他面前,讓他自己探索。一開始是比較軟的食物,像胡蘿卜/南瓜/土豆切成條狀后蒸熟再給他,他會用手去摸摸,會用整個手掌去拿,試圖放到嘴巴里;實在想吃的時候,還會用嘴巴去靠近餐板直接舔食物。
除了手指食物,我們也準備了含鐵米粉,米粉以勺喂的方式進行。
BLW有什么好處和壞處呢?
1.寶寶生來就喜歡探索,BLW是順應寶寶天性,支持他探索的一種方式。
2. BLW也是一種早教,寶寶在吃飯過程中調動了他的所有感官(視覺/觸覺/聽覺/味覺/嗅覺),他在吃飯,同時也在學習運用感官了解周圍世界。更重要的,自主進食還在鍛煉他們的手眼協調能力(他需要把食物送到嘴里),精細動作能力(他需要抓握大小材質不同的食物)等。
3. BLW還跟語言能力有關系,咀嚼食物(而不是吞咽食物)可以鍛煉寶寶的臉部肌肉,對語言發展至關重要。
4.給大人提供了安心吃飯的時間(大人吃飯的時候,可以任寶寶探索食物)
5.幫助寶寶更早掌握吃飯的技能
……(《輔食喂養,讓寶寶自己做主》這本書里還列舉了很多別的好處,像增強寶寶信心,體驗吃飯樂趣等等,我只列舉了我感受到的最主要的一些好處)
需要說明一下,咀嚼食物跟有沒有牙齒沒有關系,牙齦也有很大的力道來咀嚼食物。小小葛六個月的時候,我把手伸到他嘴巴里想感受一下他有沒有長牙,結果他一口咬下來,咬得我痛得不得了。所以,真的不用因為寶寶沒牙齒而不給他吃一些食物哦。
BLW的壞處也顯而易見,寶寶經常把食物弄得滿身滿桌滿地滿墻都是,需要很長時間來清理。
解決方案是可以在地上撲報紙或者一次性桌布,再準備一塊毛巾專門用于清理食物殘渣。雖不能徹底解決臟亂的問題,不過看著寶寶用小手把食物塞嘴里的模樣不是也很搞笑很有趣嗎?
BLW媽媽最擔心的問題
怕寶寶噎到或嗆到應該是BLW媽媽最擔心的問題了吧。
最開始BLW的時候,我切了一小條蘋果,任小小葛自己玩,結果他塞到嘴里,咳了兩下,還作嘔了一下。雖然他的狀態很好,沒看出什么異常,但是我依舊很擔心,擔心他噎到。
于是我又去查了些這方面的資料,才知道咳嗽是寶寶的一種本能保護機制,寶寶噎到之后他會通過咳嗽來緩解,甚至會有嘔吐發生,這是沒關系的。但如果寶寶嗆到了,食物進到氣管里,寶寶又反應很嚴重,就需要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事實上,實行追喂或者逗喂的方式,更容易發生嗆到的風險。
在BLW之前,可以學一下海姆立克急救法讓自己安心。寶寶在誤吞別的東西時也會用到這個方法。
作者:小小葛媽媽
作者自述:一枚練瑜伽的全職媽媽。愿以我手寫我娃,希望小小葛長大后可以在媽媽的文字里,看到他生命無記憶的頭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