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兒》~ "木匠"(朱由校)

萬歷四十八年九月初一,明光宗因為紅丸案在宮中逝世,享年三十九,享位一月。

萬歷四十八年(1620),在吏部尚書周嘉謨、給事中楊漣、內閣大學士劉一璟、英國公張維賢的扶持下,打破鄭貴妃的陰謀,朱由校在乾清宮正式登基,定年號為天啟。史稱明熹宗。

上任之后朱由校重申紅丸案,崔文升被發配南京,李可灼被判流放,方從哲被罷官。

朱由校在位期間,無條件信任老師孫承宗,并把保衛遼東的任務交于他,孫承宗在保衛遼東的任務上不遺余力,培養學生袁嵩煥,并幫其物色的五大幫手:祖大壽,吳襄,毛文龍,滿桂,趙率教。朝廷上任由魏忠賢和客氏專權,殘酷迫害企圖改良明朝政治的東林黨人,如著名的"六君子":楊漣、左光斗、魏大中、袁化中、周朝瑞、顧大章六。"七君子":高攀龍、李應升、黃尊素、周宗建、繆昌期、周起元、周順昌,不斷激起民變。遼東后金對明王朝不斷威脅,朱由校聽信讒言,即位后罷免“有膽知兵”的遼東經略熊廷弼,致使后金攻陷沈陽、遼陽,遼東局勢日趨嚴峻。

天啟元年(1621年)三月,為穩定遼東,不得不再次起用熊廷弼為遼東經略。熊廷弼根據遼東實際情況,制定了三方布置策。而掌握遼東實際兵權的巡撫王化貞,卻不顧當時敵強我弱、容易被各個擊破的危險,力主分兵把守,全面進攻。在閹黨策劃下,朱由校殺了堅持正確方略的熊廷弼,忠臣良將孫承宗、袁崇煥亦遭猜忌,被革職,遼東戰局陷于重重危機。

天啟六年(1626)九月初一,后金的皇太極登基。

天啟七年(1627)正月初八,阿敏出兵朝鮮。兩個月后平壤就失陷。朝鮮國王與后金簽訂結盟書,表示愿意服從后金。

天啟七年(1627)五月六日,皇太極率六萬大軍,自沈陽出發,進攻錦州,“寧錦大戰”就此揭開序幕。在長達二十余天的時間中,后金與大明在錦州、寧遠一線展開大戰,最終以后金慘敗告。

天啟七年(1627年),朱由校病危(有一說是朱由校在客氏、魏忠賢等人的陪同下,到西苑游船戲耍。在橋北淺水處大船上飲酒。又與王體乾、魏忠賢及兩名親信小太監去深水處泛小舟蕩漾,卻被一陣狂風刮翻了小船,不小心跌入水中,差點被淹死。雖被人救起,經過這次驚嚇,卻落下了病根,多方醫治無效,身體每況愈下),魏忠賢為朱由校找來一種“仙藥”,名叫靈露飲服用。飲用幾個月后,竟得了臌脹病,逐漸渾身水腫,臥床不起。朱由校預感到自己來日不多,便召弟弟信王朱由檢,并傳位于他。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