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日的研究生活之馬拉松

“再跑一會兒會不會死”

“好像不會”

“那就再跑一會兒吧”

......

一路上,腦子里都有兩個小人在來回對話,一路走走停停,總算完成當年自己吹牛皮時候發過的誓——在今年參加了2016中綠環保太原國際馬拉松。

(1)

馬拉松的時間定在了中秋節第二天,為了有充足的準備時間,中秋節那天,在家匆匆與家人吃過午飯之后就急急忙忙來到學校,與第二天一起參加的小伙伴們匯合,提前享受這份緊張與喜悅的感覺。

第二天,身為志愿者的青青三點就起床了,早早地去了集合地點,為了我們能夠順利完成,真的心力交瘁。

我和丹丹六點起床準備出發事項。

大約六點半,我們準時來到站牌等公交車,早上為了隱藏顯眼的綠色,在外面披了一件紅色外套,不曾想,原來,沒有穿綠色運動服的我才是最與眾不同的那一個。868車上人山人海,清一色的銀光綠運動服,紅色背包,還有,人人眼神中難以掩飾的激動與喜悅的神情。

那些不是前往馬拉松起點的零零散散的乘客們,踏入車門的瞬間顯然受到了驚嚇,仿佛一下子進入了一個異時空,又隱約好像進錯房間一般迷惘不解。

隨著公交車的行進,漸漸地,道路兩旁移動著一些由點組成的綠色畫布,好不壯觀!

進入馬拉松半程起點處,人山人海,讓我然生一股不耐煩,這時,遠處的鼓點響了起來,瞬間進入了情境,跟著人群慢慢挪動。

出了煤炭交易中心的大門,才算真正釋放了,人們開始了這一段屬于自己的旅程。

(2)

由于第一次參加,新鮮感和好奇心一起涌來,我開始注意著身邊人的神情,不斷拍照,已然忘記自己也是這場比賽中的一員。

他們奇裝異服。

他們滿頭白發。

他,竟然光著腳丫。

正在慌神的時候,一道紅色閃電從我后面超過,然,定睛一看,年齡越60歲左右,頭戴一條藍色彩帶,身著紅色運動服,手里扛著一面紅色大旗,最令人驚訝的是,他沒有穿鞋,在人群中顯得那么獨樹一幟。

我拿起手機,想要拍到這一畫面,無奈,老人健步如飛,等我打開照相機,已經不見蹤影,我只好加快步速,狂奔向他,作為我的人生楷模。

光腳老人

(3)

其實,自己由于懶惰,平時并不常運動,這次報馬拉松完全是一次意外。

然而,說出的話,潑出的水,憑著那一股子沖動勁兒就報了,心想,走一步算一步。

雖然報名之后的兩個月內,后悔過無數次,心里的小人兒不停翻騰,被我折騰夠嗆。

后來,小人兒們達成了默契:就當來玩兒,放輕松,不找死。

剛開始的五公里很輕松,一路聽著音樂,談笑風生。

之后五公里,肚子開始疼,我用力調整呼吸,可然并卵。

我問自己:再跑下去會死么?

“好像不會”

“那就再跑一會兒”

就這樣來回問自己的功夫竟然也跑完了第二個五公里。

第三個五公里開始,肚子開始叫了。

我知道是餓了。

此時,我想念被我丟棄的士力架,雞蛋,包子,香蕉。。。等等

然并卵,只能想想。

我從包里找出志愿者們為我們準備的鹽丸,一整顆含到嘴里,哇塞,真咸,好難吃。之后便硬生生吞了下去,無奈卻嗆到了嗓子眼里,上上不去,下下不來,附近又沒有水源補給處,旁邊有運動員們喝剩的水,無奈自己偶像包袱太重,即便這樣卡著,也不想喝別人剩的水。

腦海中又開始激烈斗爭。

后來實在難受,喘不上氣來,趁別人不注意,瞄準一瓶在地上的怡寶,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鈴兒響叮當之勢擰開瓶蓋喝了一口水,又用凌波微步迅速把瓶子扔進最近的垃圾桶里,心里竊喜,然,哪曾想自己想得太多,喝水太急,壓根沒把鹽丸帶進去,欲哭無淚啊,再撿一瓶吧。。。(重復上述步驟)。

當上半身所有器官都疼過一遍之后,本以為萬事大吉,可以輕松抵達終點,卻沒想到,此時才是最難克服的,那就是,雙腳不聽使喚了。基本形態就是,上半身保持沖刺的姿勢,下半身隨時準備葛優癱,如千斤重。

此時,我發現一個怪現象:一直有救護車跟著我們,而且救護車旁往往有人,我一直不知道他們是干什么呢,都把自己的大白腿露出來排成一行,是選美么?

哦,是在噴云南白藥?、

蒼天啊,這樣也行?

為什么我不知道?、

硬生生拖著這兩條“別人的腿”跑了將近二十公里才讓我了解?

然后,

我也挽起褲腳,

排到那一排大白腿中間,

等著救助。。。

然,從左噴到右,跳過了我。。。

又從右噴到左,依舊跳過了我。。。

我怒。。。

還是繼續跑吧。。。

勝利就在前方。。。

一群小伙伴拿著士力架,雞蛋,向我招手

還有,肉。。。

沖啊,死不了就抬起腿沖。。。

神馬葛優癱,神馬霍金躺,先跑到終點再說。

哈哈,結果嘛。。。

(4)

跑到終點的病友們,我們是自己的英雄,卻忽視了這次馬拉松的主題“中綠環保”,我們穿著這象征環保的綠色,在喝完水之后隨地亂扔瓶子杯子的時候,是否想過這樣會污染環境。

當然,有志愿者,有掃地阿姨,

可是,垃圾桶明明就在前方不遠處啊,

這滿地的白色,著實讓人看了驚訝,膽寒。

滿地垃圾

終點處,拿到獎牌的人們難掩興奮,卻將包獎牌的塑料紙清一色扔到地上,乍一看,像災后現場。

我們戰勝了自己,卻忘記了別人。我們無法脫離社會而生存,正如我們無法孤獨過此余生,我們依賴這個社會,依賴為我們付出的人。

我們要感謝志愿者,三天了,沒白天沒黑夜的幫我們準備這些,讓我們跑得無所顧忌,暢快淋漓,當他們看到我們反饋的是不滿,責罵,滿地垃圾時,是否累覺不愛。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