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出無比親密的樣子,裝模作樣與對方套近乎,頻繁地與對方聯系,這都說明他們不相信自己得到了對方的信任。
若是相互信任,便不會依賴親密的感覺,在別人看來,反而有些冷淡。
? ? ——《人性的,太人性的》
《莊子》記載,春秋末年,孔子因為再次被逐于魯國,逼得在宋、衛等國流浪,到處受到冷落,朋友們都漸漸與他疏遠了。孔子在歷經挫折之后,向隱者請教:是什么原因形成這種窘境呢?
隱者告訴他: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人與人相交,以勢力相合的人,在窮迫禍患之際,必然負心相棄;不計較勢力,真正的朋友才能夠長相處。
水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雖然它沒有誘人的芳香,但卻常飲不厭;甜酒雖然美味可口,卻容易使人陶醉。朋友之間的關系若達到最高境界,那就是一種極純真的平淡關系,平平淡淡才是真。
朋友之交,并不因為對方的財富地位,也不因為出眾的容貌,而是一種心靈的接受,一種精神世界的相通,也許是一個機遇、一個時點的相識,也許很普通,平淡的讓人沒有覺得有什么不同。真正的朋友不是找機會就麻煩、打攪對方,而是靜靜地遠距離注視著對方。當他需要時,能及時伸出援助的手。
這就是“淡如水”的君子之交。君子之交,源于互相寬容和理解。在這理解中,互相不苛求,不強迫,不嫉妒。所以在常人看來,就像白水一樣淡。
道理誰都懂,但是有多少人能做到呢?你有沒有更偏心身邊那些不送禮、不吃請、不拉幫結伙、不阿諛奉承,只埋頭工作的朋友、同事或下屬呢?因為很少有人能意識到只有這樣的人,才是發自內心地在支持你并且無所圖。可惜的是,利益蒙住雙眼,人們往往就看不到平平淡淡的那份真情了。
現在很難看到淡如水的君子之交了。現代人的寂寞病導致了另外一種并發癥,姑且叫做“友情失控癥”。現在很多人交朋友走極端,“我選擇絕對或者零”,要么朝夕相處,要么橫眉冷對,不是孤傲得不行,就是依賴得要命。朋友間不懂得控制和平衡,非冷即熱,很難體會到溫和清淡的境界。要知道,激情是不可能永遠燃燒的,激情在瞬間爆發,就會在眨眼間消耗殆盡。可樂和咖啡固然比較刺激,但水卻永遠是世界上最有品位的飲料。
《查令十字街84號》這本被全球人深深鐘愛的書,記錄了紐約女作家海蓮和一家倫敦舊書店的書商弗蘭克之間的書緣情緣。海蓮,一個住在紐約舊公寓的窮作家,一個對書有著非比尋常的迷戀和挑剔眼光的讀者,一個勇敢、率直、真誠的——如海蓮自稱的“小姐”,無意中看到一則倫敦查令十字街84號的馬克斯與科恩書店的廣告,去信詢問能否買到一些合意的書,書店經理弗蘭克·德爾做了肯定的回復,并郵來兩本書。他們兩個一定未曾想到,這偶然的一念和平淡的開頭,竟會是往后綿長歲月的引線,竟會成為一則久傳不衰的佳話,口耳相傳。
雙方二十年間始終未曾謀面,相隔萬里,深厚情意卻能莫逆于心。無論是平淡生活中的討書買書論書,還是書信中所蘊藏的難以言明的情感,都給人以強烈的溫暖和信任。這本書既表現了海蓮對書的激情之愛,也反映了她對弗蘭克的精神之愛。海蓮的執著、風趣、體貼、率真,跳躍于一封封書信的字里行間,使閱讀成為一種愉悅而柔軟的經歷。來往的書信被海蓮匯集成此書,被譯成數十種文字流傳。
純粹的友情是自由的,今天萍水相逢,彼此尊重的歡聚,明天就可以平淡的分手,甚至彼此忘記對方,也無不可。而朋友之間交往愈久感情愈深,那帶著愛的友情固然浪漫,可就因這“愛”字令人常常在情與理的矛盾中掙扎。因為“愛”開始便要求恒久,便開始不能容忍更多的對象,也就再也不能清清爽爽地聊天了。從此我們就會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不能自拔。
君子之交淡如水,就像清風徐徐,明月朗朗一樣,清遠無暇。朋友間應該不是互相依賴的,而是獨立開來可以各自精彩,碰到一起好上加好。相處的時候不纏綿,分離的時候不依戀,想起他來會淡淡地會心微笑,心甘情愿又不刻意地為他做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世間的友誼有很多的種類,每一種似乎都有它存在的道理。但是,“淡如水”的份量應當是最重最重的,而且,要放在心里最顯著的那個位置。其余的友誼,也要拿出應有的真誠來,但要有思想準備,如果有一天被哪位朋友傷了,不要過于傷心,想一想,你還有你的“淡如水”。無論你貧窮富貴、不管你平安與禍患,他都將是你一生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