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父母帶孩子跟我們帶孩子有太多太多的不一樣,也有很多年輕父母(主要是年輕媽媽)對祖輩的育兒方式不認可,例如老人的衛生問題,作息時間,口頭禪,還有一些隨意的小動作,等等,對了,還有溺愛。很多時候,老人都是按照他們那一輩養育孩子的經驗來照顧我們的孩子,但是我們所接觸到的育兒觀念卻與之完全不同,那么問題來了,祖輩帶孩子到底好還是不好呢?
1.祖輩有豐富的育兒經驗
祖輩們照看孩子,往往能給孩子更多的安全感與舒適感,因為他們大都具有多年撫養和教育孩子的實踐經驗,考慮問題也細心周到。他們不僅知道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會出現哪些問題,對孩子的身體發育及變化情況也都了如指掌。因此,在怎樣處理孩子平時患上的一些小病小災的問題上,他們知道的方法要比我們年輕父母多很多。比如,當孩子生病時,或者遭遇什么危險時,他們不但能從容面對,而且更清楚該怎么做,該怎么正確處理。而年輕父母面對突發事故,尤其是涉及孩子的,往往就會亂了陣腳,完全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2.傳承優秀的文化傳統
通常來說,祖輩們不但經歷了很多事情,而且由于年齡的關系,他們身上還保留著一些優秀的文化傳統和美德,比如,純樸的個性,勤儉的作風,高尚的情操等,而這些良好的修養在如今這個浮躁的社會里卻顯得非常難能可貴!而我們年輕一輩的父母教育孩子時,注重的是學習,追求的是成績,相信大部分家庭都是如此。而身為過來人的祖輩們卻恰恰相反,可能他們文化水平不如我們高,但是他們身上有很多我們不具備的傳統文化和美德,他們往往更重視孩子的品德修養。所以,孩子多跟祖輩們接觸,能在潛移默化中學到很多良好的品性與做人的道理,使他們有機會傳承一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和品性,從而成為一個有文明素養的好孩子。
3.豐富的社會閱歷
作為孩子的監護人,必須要有良好的素質,待人接物心態平和安寧,那么,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會充滿愉快、民主,有相對寬松的生活和學習環境,對孩子的身心發育也更加有利。祖輩們經歷了幾十年生活的滄桑,有著豐富的社會閱歷,一輩子積累的寶貴經驗和生活哲理,是我們年輕一代完全無法比擬的!而且祖輩們的心態平臺,棱角光滑,其獨到的眼光和做事的方法已經是相當周全。所以,他們處理起孩子的大部分問題時都得心應手。
老人有良好的人生感悟與為人之道,他們能夠從一些小事上觀察事情的真相,這些都是促進孩子健康發展的有利條件。在相處中孩子會潛移默化的被影響,從而降低他們魯莽行事的可能性。他們更易于了解孩子在各方面的成長特點和心理動向,能夠及時地給孩子正確的引導,尤其是孩子的一些小毛病或小缺點,守在身邊的祖輩都能做到及時糾正。長此以往,孩子不但身體素質好,生活自理能力和自身安全等方面都強于其他孩子。
?老人幫我們帶孩子是情分,不給我們看是本分,我們不能以此為標準而對父母有任何苛責。或許在孩子們眼中,我們只是一群整天盯著手機電腦的“外人”而已。老人已經累了一輩子了,幫我們帶孩子,也是希望我們的小家能輕松一點,育兒觀念的差異問題可以協商解決!當然,特別奇葩的那種就當我沒說!
本文為作者原創,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和抄襲!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