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與小海要參加會議,匆匆跑向電梯,準備下到7樓會議室。難得在電梯里遇到了董事長。小林抱著一堆資料,點頭向董事長致意:您好。您下幾樓?董事長面露不悅,沒有吱聲。小海趕緊“補救”:董事長,您去幾樓。董事長看看小海說:幫我按6層,謝謝。小山正準備按7層,小海伸手攔住了。
董事長問小海:你這么著急,在忙什么?小山說:子公司出事了,我們馬上去處理他們。小海笑著說:沒啥大事,我們正在協助基層解決他們遇到的困難。電梯到了6層,小海一邊用左手按住“開門”按鈕,一邊伸出右手請董事長走出電梯。小海也跟著出來,走樓梯再上一層。董事長對他說:散會后,你來我辦公室一趟。
散會后,小海來到董事長辦公室。董事長微笑著問小海剛才怎么回事?小海匯報:董事長,這個問題,應該由部門經理向您匯報比較合適。我可以簡單匯報一下,主要問題是子公司的建材損耗偏大,材料不足導致工地施工暫停。有基層的責任,也有我們部門預算不足的問題。
董事長說:你說得對。等一會兒我找你們的部門經理。總體的原則是,對基層遇到的問題,機關部門既要管理,也要服務。我找你來,想征求你的意見,你愿不愿意調到辦公室來工作?主要任務是做我的秘書,職級可以先按照主管安排。
小海愣住了,不相信這種天大的好事突然落在自己的頭上,小聲問道:董事長,我當然愿意!只是感覺有點惶恐不安,我何德何能獲此殊榮?董事長輕松愉快地說:職場上的事情,見微知著。剛才,我觀察你,頭腦靈光,落落大方,謙虛謹慎,頗有格局,是一個好苗子。只要用心做,什么工作都能做好的。
你以為這是編故事呢?其實,這樣的“機緣”,可遇不可求,但它每天都在職場里上演。領導也是凡人,但他們位居高位,見多識廣,掌握信息多、層次高,看人看事就清爽很多。既能從大方面判斷一個人,也能從細節上觀察一個人。領導的識人之術,有人重結果,有人看大事,有人觀細節,各有千秋,沒有最好,只有最合適。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那么,小海遇到的“電梯情緣”,并非“天作偶成”,而是小海平時的職場修養在合適的時候“開花結果”。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也是“厚積薄發”的火花。那么,我們經常在電梯里、走廊上、地鐵上、會場上偶遇領導,懂得商務禮儀與不懂商務禮儀,效果是不一樣的。
比如,電梯里偶遇層級比較高的領導,作為職場小白該如何打招呼?傻瓜才說一句“您好”,就怯生生地躲避起來,生怕領導跟他交流,擔心自己不知道說些什么好。所以,高手都用這3個禮儀,被高看一眼,備受重用。
【1】避免“用詞忌諱”。
有的職場新人說話不過腦子,容易犯一些生活忌諱。比如,小山問董事長:“你下幾樓”。有人經常給電梯里的打招呼說:你下去?即使在民間,也要講究說話“彩頭”的。在會場上,你對領導說:請您“下臺”頒獎;在飯局上,你說“把魚翻過來”,等等。這些話,本身沒有邏輯錯誤,但就是“不討喜”、惹人煩。你換一個說法,就能讓別人高興。比如,你對領導說,請領導移步到臺前,為獲獎代表頒獎。飯局上要吃魚的另一面,你可以說:“把魚順過來”。
【2】巧用“麥肯錫”法則。
我們在電梯里可能會偶遇層級比較高的領導,領導不論是出于客套還是處于考察,可能會問你“最近忙不忙”“忙什么呢”等話題。如果你只是客套回復“不忙、挺忙、還行”,既顯得缺乏職業素養,也可能喪失一些表達機會。我還遇到過年輕員工不恰當地開玩笑:“瞎忙”,就非常令對方討厭。
麥肯錫的電梯法則:麥肯錫有位項目經理在電梯里偶遇大客戶,結果沒有能在30秒鐘說服對方,錯失一個大項目。從此,麥肯錫要求員工做到:遇到機會,要用最短的時間達到結果。凡是都要歸納成3條,直奔主題、直奔結果。后來被總結為“30秒鐘電梯理論”。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遇到機遇,要簡單干脆、一針見血,迅速表達清楚。
如果遇到層次很高的領導在電梯里問你事情,要巧用“麥肯錫”法則,利用30秒時間,高度概括一下領導關心的大事,突出重點,言簡意賅,既是展現你的職業素養,也是為部門爭取支持。比如,領導問你“忙不忙”,你可以說:我們部門正在全力以赴完成您交辦的某某項目,目前取得“一二三”個進展。尤其是部門某某經理,帶頭加班加點。雖然大家很忙很累,但看到勝利在望,所有人充滿干勁。
如果時間允許,可以順便把部門領導表揚一下。如果董事長遇到部門經理,關心地問候他:上次,我聽小海說你帶頭加班加點,項目進展順利,以后要注意勞逸結合啊。換位思考一下,部門領導是不是在內心里給你點贊。
【3】遵守電梯乘坐禮儀。
作為職場年輕人,遵守商務禮儀,不要有“低三下四、拍馬屁、被別人笑話”等思想障礙,也不要有“00后要整頓職場、抵制虛偽的禮節”等偏激思維。商務禮儀,體現職業素養,不要有心理障礙,落落大方,文明禮貌,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不會有錯,不必理會個別人的冷嘲熱諷。
如果乘坐電梯,遇到領導,作為年輕人,應該做到:
第一步,要敏捷地主動打開電梯,別讓領導給你打開電梯。如果領導或客人比較多,你要先進入電梯,一手按住“開門鍵”,一手扶住電梯口,邀請領導進入電梯。
第二步,要主動詢問客人或領導。電梯“上行時”要問:某某領導,您上幾層?電梯“下行時”要問:某某領導,您去幾層?千萬不要說:你下去?你下幾層?
第三步,要主動關照領導的方便。如果沒有特別緊急的事情,你可以先將領導送到樓層,再去自己的樓層,盡量不要把領導一個人“丟”在電梯里。可以借此機會,按照“麥肯錫”的法則,與領導進行交流。
第四步,在電梯里,要主動問候領導,聊幾句天氣、球賽、熱點等話題,原則上不要提及重要工作,防止泄密。如果領導不主動過問工作上的事情,你不要主動匯報,領導想清凈清凈,就不要打擾。如果領導主動過問工作,可以執行“麥肯錫法則”,但不要涉密。
第五步,電梯到達了領導要去的樓層,要主動提醒領導“到了”,一手按住“開門鍵”,一手做“恭送狀”。如果兩人是同一樓層,讓領導先出電梯,自己走在后面。如果你不下電梯,輕聲說一聲“再見”。
如果電梯里的人比較多,進入電梯后,應正面朝向電梯口站立。不要大聲交談、喧嘩。無論公務私事,都不要開口。遇到領導,點頭微笑代表打招呼即可。站姿要“挺拔”,重心放在兩腳的前腳掌,形成一種優美、挺拔的健康美,切忌東倒西歪、聳肩勾背、懶洋洋倚靠。行走職場,細節決定成敗,任何時候,別人都可能在觀察你,落落大方,文明禮貌,總是能給你加分的。
PS:更多精彩請搜索關注:職場火鍋(全網及公號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