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平庸走向卓越的最佳策略是什么?

在很多時候,比較是一個坑——大坑。說得再干脆一點,比較就是陷阱。

我們要想辦法選擇無須比較即可獲得的快樂與幸福。

比較就是很現實,也很殘酷的,最要命的是——比較往往是不可避免的,不由自主的。

為了衡量自己的實力或者競爭力,就要對自己所掌握的技能有充分、深入、真實、客觀的判斷。

對確實能被量化的能力,人們通常不會錯誤估計,甚至不需要估計。

所謂“成長”,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就是不斷把別人比下去的過程。

在某個技能上死磕,確實是一個策略,而且不一定是一個不好的策略。

幾何術語:

1、在單個維度上,比的是長度;

2、在兩個維度上,比的是面積;

3、在三個維度上,比的是體積。

實際上,生活有很多個維度,每個人也都是立體的——不是平面的,更不是一條線。

他們都是在自己曾經做到最好的維度之外,開拓了一個甚至多個維度。

“多維度打造競爭力”:

1、考試成績

2、用大量的統籌方法論幫助學生提高效率。(用分析數據分享給客戶,分享使用方法)

3、用各種心理學研究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銷售心理學,管理學,投資心理學)

講故事就多去看看紀錄片和歷史片(曉說奇談,百家講壇)

我知道自己不是最好的作家,我也知道自己沒有最好的文筆,我之所以開始寫作,肯定是因為我已經想出了很多個維度。(比如:剛需,人們需要升級概念,需要方法和踐行之后的真實案例)

事實上,所有的跨界者最終都會不由自主地深諳此中道理:

每次跨界,都是給自己拓展一個新的維度。

一旦跨界成功,實力或者競爭力的提升只可能是幾何級數級別的,而絕對不可能是”每天進步一點點“那么簡單。這種策略,若知道就很簡單,很自然,若不知道就”百思不得其解——每天苦惱:“問題在哪兒呢?”差距咋這么大呢?(跨界背后的原因,更多的是被跨界)

看到跨界的機會絕對要一把抓住。

至少要在一個維度上足夠突出。

因為凡事都有成本:生活必需開支就是我的成本。

不求處處突破,但起碼要在一個甚至多個維度上處于相當優異的位置,在這樣的時候,多維度的意義就開始以幾何技術增長了。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