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丹姑娘在朋友圈分享了一句話,“但凡辛苦,便是強求”。看罷,暗自琢磨著“哪個人的一生不是在強求呢?”
憑借著一群大長腿的奮力搏殺,五個圈在最后關頭還是贏回了群眾注視的目光。這一刻,我們不再是寶寶,我們都是郎教練的粉絲。除了朋友圈里各式各樣的客廳裝修風格,還有隨處可見的“女排精神”,著實讓我感動得迎風流淚。
我媽年輕的時候是運動健將,她最喜歡看的體育項目是女子排球,尤其是中國隊對戰古巴隊的比賽。我猜這次女排時隔12年再度奪金的那場比賽,她應該沒有錯過。可惜的是,我一點兒都沒遺傳到我媽豐富的運動基因,每次排球課都捂著手腕叫苦連連。
年少的我,實在無法理解為什么會有人發明這種酷刑般的運動?硬邦邦的排球,擊打在手腕上的那種劇烈疼痛,真的是比老壇酸菜還要酸爽。所以,我無法想象女排姑娘們是如何在長年累月的訓練中,忍受一次次擊球、一次次撲救帶給身體的疼痛。
小時候,我媽跟我說過郎平的外號叫“鐵榔頭”,我尋思著要不是鐵榔頭的話,也挨不住那份疼吧。雖然郎教練代言過保健品,但我覺得這么多年的艱苦訓練,肯定在她身上留下了許多無法彌補的損傷。
運動員每一次以肌肉拉傷、關節變形為代價的成績突破,其實就是在勉強自己。運動是美好的,但比賽是殘酷的,沒有誰的成功來得毫不費力。即便是排名靠前的頂尖強者,他們的不費力氣也只不過是“看起來不費力氣”而已。他們在訓練場上揮灑的汗水,遠比你想象的要多。
那些辛苦的強求,只有在成功后,才會被打上“自強不息”的烙印,身披七彩霞光迎接掌聲和鮮花。如若失敗,則只能被貼上“執迷不悟”的標簽,灰頭土臉地承受質疑和謾罵。
常有心靈雞湯勸慰大家,“人生不屬于你的那些東西,就不要強求”。可是,究竟哪些東西是命中注定屬于我的呢?如果我不主動伸手去夠的話,會有人把它們小心翼翼地包裝好并及時遞送到我手里嗎?
能夠爽快說出“不要勉強自己”這種話的,大抵只有兩類人。其中一類是壓根不需要勉強自己就能得到,另一類則是無論再怎么勉強自己也得不到。唯有堅信自己的努力能被這個世界認可的那類人,才會拼命地勉強自己,在辛苦中感悟成長的來之不易。
縱使人生千姿百態,終歸逃不開“強求”二字,但愿你我都能求得一個好結果。
P.S.也不是所有東西都可以強求,比如愛情。因為,你即便勉強得了自己,也未必能勉強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