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至懂球帝
作者:姚克偉
編者按:隨著足球運動的不斷發展,在技戰術領域的日漸革新的同時,其對于球員身體素質的要求也大幅提升,速度與力量成為了球場上十分鮮明的元素,那么是不是到了運動能力比技術能力更為重要的時代了?本篇來自OOTB的文章將會對此進行探討。
人們對于2016-17賽季英超聯賽的開幕有著熱切的期待,這主要是由于兩個原因。第一個——同時也是最顯而易見的是——從這個賽季起,每支英超球隊都會在創紀錄的51.4億英鎊的電視轉播合同中分到一大筆收入。營收的充裕讓各支球隊獲得了更大的引援的空間,在這個夏天20支球隊中的13支都打破了隊史轉會費紀錄。但這只是英超為人所矚目的原因之一而已。
將觀眾們從這個夏天的洲際大賽和奧運會賽事中吸引回來的另一個原因是英超中首次出現了一些當今足壇最有才華的主帥,而他們將會在這個賽季中針鋒相對。在上賽季利物浦成功地讓克洛普坐上了球隊的帥位,而安菲爾德球場也似乎將會重現往日的榮光。曼聯在后弗格森時代中的前兩位主帥莫耶斯和范加爾的表現都讓球迷們感到失望,他們決心向著冠軍而重振球隊,最終選擇了穆里尼奧這位“天生贏家”。而在曼市屬于藍色那一邊的球迷們則為球隊這些年來的最大變革而感到喜悅,前巴薩和拜仁主帥瓜迪奧拉選擇來到這里延續自己輝煌無比的執教生涯。
【體能與跑動愈加受青睞】
穆里尼奧和瓜迪奧拉繼續著他們的對抗,這次他們將“戰火”燒到了英超聯賽。在賽季初那場備受矚目的曼市德比中,瓜帥麾下的藍月亮占據了上風,2-1的比分讓他力壓老對手獲勝。而在全部的目光都投向這場英超豪門對決的同時,圍繞比賽中不同戰術間在對抗中存在的細微差別的討論日趨激烈。
在曼城戰勝曼聯的比賽中,藍月亮的球員們的總跑動距離達到了119.63千米,而對比之下穆里尼奧麾下的紅魔在這項統計中的數字為111.34.顯而易見,對于那些稱贊瓜帥戰術創新的人們而言,這樣的數據對比是理所應當的,除此之外瓜迪奧拉對球員們的要求還體現在球場之外,他要確保球員們都能處于自己的最佳狀態并擁有充沛的體能,從而可以滿足他基于控球理念所打造的戰術體系要求。
瓜迪奧拉并不是唯一一位用大運動量來貫徹自己執教理念的主帥。在白鹿巷,熱刺在波切蒂諾的調教下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他們在轉會市場上不乏精妙的手筆,同時隊內一些能力出眾的年輕球員也不斷成長,球隊貫徹的壓迫的打法旨在通過對對方進行騷擾和反搶,迫使對方犯錯,從而獲得球權。而上賽季以黑馬之勢獲得聯賽冠軍的萊斯特城靠的則是強有力的反擊,他們以犧牲控球權為代價,憑著準確、快速的攔截和迅猛的反擊來換取得分機會。
如今紅軍利物浦身上也漸漸打上了“高位逼搶”戰術的烙印,他們也與昔日渣叔麾下那支極具天賦的多特蒙德有著類似的特質。他們猶如重金屬搖滾風格的足球理念旨在反搶并利用控球展開高強度的一波波攻勢。克洛普亦是崇尚在前場不斷向對手施加騷擾和壓迫,從而令其犯錯。
而這些球隊在強調體能和跑動方面也并非是足壇中的個例。波切蒂洛的老師貝爾薩可謂是足球史上不可多得的開創者之一,眾所周知,他也是崇尚類似的戰術理念。而西蒙尼麾下的馬競可謂是歐洲足壇中表現得最為勤奮的球隊,他們在體能狀態的優勢幫助他們能夠進一步削減對手的進攻威脅。
這樣的趨勢不僅僅在歐洲大陸上發生。在充滿速度感與激情狂熱的南美,類似的情況也植根其中。比如說桑保利麾下的智利隊就采取了與其諸如貝爾薩等前任主帥們類似的執教理念,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提升身體機能:無所不用其極】
足球似乎一直都在不斷地演變著。那些球員們憑著出眾天賦和能力來決定比賽的日子,那些足球猶如紳士的運動般只要憑借著優秀的技術能力和適當的身體素質便能進球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事實就是這樣,沒有任何的夸大。而社會正在變革,足球也正在改變,我們對于人體的了解、對于職業運動員們能夠做到和應該做到的事情的認知亦是這樣。
運動科學在身體素質領域已然被“推”至了它此前所認定的極限邊界,而營養學也在多年的發展中大幅度的超越了此前幾代人所達到的巔峰水平。就像冰浴如今已經是賽后的常規程序,而多年前“常規”二字則屬于多喝牛奶。
在當代足球中,球員們在賽前、賽后以及日常生活的每個元素都需要從最細節的角度出發去仔細審視,從而確保球員們能夠在需要的時候調動起最好的競技狀態。他們的飲食、體重甚至是睡眠都會被持續地進行監控和紀錄,球隊工作人員期望這些因素能夠幫助球員們在與對手的對抗中取得哪怕是極為微弱的優勢。這方面的一個極端的案例發生在2013年的那支皇馬身上,當時他們邀請了一位名為尼克-里圖海爾斯(Nick Littlehales)的頂級運動睡眠教練來到俱樂部為時任主帥安切洛蒂和球員們闡述防止疲勞的益處。
銀河戰艦并非是唯一對細節施以關注的球隊。眾所周知,一些球隊在前往客場比賽時會在入住的酒店為每名球員專門定制床墊,以確保他們能夠在兩場比賽的間歇獲得必要的睡眠從而最大化地恢復身體狀態。
各家俱樂部會持續地監控球員們在訓練和比賽中的表現,從而得到相關統計的大數據,并籍此來確保令球員們始終保持在體能的最佳狀態從而可以適應嚴酷的比賽強度。
上述這些例子都在表明著哪怕是看似最為不可能提升球隊表現的領域,各個球隊也開始倍加關注,從而寄希望于在最為細枝末節的地方為自己創造出優勢。
而足球也并不是唯一一項利用睡眠方式和數據分析等手段在場下提升運動員表現的體育項目。像費德勒、勒布朗-詹姆斯這樣在其他領域的運動員都崇尚每晚要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他們對此的態度主要源于相關的研究結果,其在賽場上的表現也的確得益于此。
在體育運動中,如今哪怕是最為微小的優勢也能讓運動員們受益并決定成敗。對于一名職業運動員來說,在恢復身體階段會不可避免地增加受傷的風險并對場上的表現有所影響。比如說一個無常而焦躁的夜晚除了會讓運動員們無法達到巔峰狀態之外,還會削弱他們的免疫系統,增加患病的風險。而如果這樣的情況繼續下去的話,他們的力量以及爆發力等方面也會受到負面影響。
在如今如此強調跑動的大環境下,球員們的身體健康越發變得重要起來。但這對于如今資金富裕的俱樂部們和通脹嚴重的轉會市場來說又意味著什么呢?
【西索科&威爾納杜姆:身體好,賣大價錢】
舉一個最近的例子來談,在這個夏窗熱刺以3000萬英鎊的價格購買穆薩-西索科的行為也許會讓不少人感到驚訝,畢竟在不久前的2015-16賽季中他所在的紐卡混亂不堪,不過他又在夏天的歐洲杯賽場上重新找回了自己。但這筆轉會能夠促成的原因更是如今的轉會市場中在能力有一定保障的前提下,身體素質更佳、更能夠應對嚴苛的體能要求的球員更受青睞。
如果說西索科這樣具備強大身體素質、一旦全力以赴就無法阻擋的球員可以賣到3000萬英鎊,而他的前紐卡隊友威納爾杜姆也能以2500萬英鎊的身價“參軍”利物浦,這是不是意味著擁有如西索科那樣超強身體素質球員如今在轉會市場上與技術能力更為突出的球員相比更受追捧呢?
在如今足球日趨強調身體素質、運動科學在球員的日常備戰和恢復方面的引入的大環境下,有人不禁要問,各個球隊的關注點是不是從技術能力轉移到了運動能力?
毋庸置疑的是,威納爾杜姆在身體素質不俗的前提下兼具優秀的技術能力。作為一名技術優秀、球商一流的球員,他在登陸英超的首季為紐卡打入了11粒進球。這位荷蘭國家隊成員能夠出任包括左右兩邊以及中路的攻擊型中場角色,同時也能作為拖后組織核心出現在球場上,上賽季紐卡簽下他時曾被視為是一筆絕妙的轉會。而西索科相比之下則顯得有些不同。
特立獨行的西索科在到目前為止的職業生涯中仍沒有一個確定的位置,這位法國國家隊能夠在中場中路出任進攻或防守角色,然而教練們更多讓他出現在右邊路的位置,以發揮他極為出眾的速度和力量。不過他在上場的118場英超聯賽中僅僅打入了11粒進球(譯注:這里的上場數字不包括代表熱刺出場的記錄),顯然西索科被看重的更多是他的運動能力而非技術能力。
在每筆轉會中除了運動與技術能力的抉擇之外還有一些額外因素不容忽視。比如說西索科在今年夏天的歐洲杯上表現要比他的隊友博格巴更好,在紐卡只需保持強硬便可無需出售球員的背景下,收購西索科的難度就變得更大,這也導致了他的高身價。不過如今事實的確是擁有更好身體素質的球員要比那些技術能力更強的球員身價更高而發展。
【美國大聯盟:身體>技戰術】
這種狀況并不僅僅發生在大不列顛或是歐洲的聯賽中。自美國職業足球大聯盟成立以來,他們便因技術方面成色不足而被詬病甚至是被取笑,相反的是大聯盟中的球員們在身體素質方面顯得十分突出。
以技術能力出眾同時不善身體對抗著稱的皮爾洛就曾稱美國的球員們并沒有在青少年時期獲得應有的技術環節指導,而這也導致了他們缺乏技術含量的聯賽只能塑造“運動員”而非“超級巨星”。
已經37歲的皮爾洛還談到美國足球在青少年級別的發展需要趕上歐洲聯賽的標準。在一場大聯盟的推廣活動中,他說:“這個是個很難踢的聯賽。有許多身體對抗元素,并且需要十分大量的跑動。對我來說,這里有著大量的身體對抗,但在我看來它戰術方面的元素顯得太少了。我所說的的實際上關乎于體系或是氛圍方面的事情。我并不是說大聯盟的技術水平有多差,我只是認為它還需要填補某類亟待補充的足球文化氛圍。”
在歐洲,青訓體系采取的是一種混合的方式,他們需要平衡好運動能力和技術能力的比重,并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皮爾洛認為在大學踢球的美國人已經落后于同年齡的歐洲人,在談到歐洲足球的青訓標準時,他稱:“在歐洲,挑選并訓練這些球員時遠遠不只是訓練跑動。”
誠然,如果沒有歐洲聯賽那般的技術元素的話,大聯盟依舊是一個更加強調身體對抗、顯得有些“粗糙”的聯賽,球員們相對更為適應用身體沖擊對方,更加關注運動能力而非結合球的能力。
像喬文科這樣于意大利成長起來,并早就適應歐洲足球的球員,在大聯盟的賽場上憑借著自身技術方面的優勢以及聯賽所需的身體素質要求踢出了可能是大聯盟歷史上最具現象級的表現,他在打入20球的同時還完成了15次助攻。
盡管大聯盟一直以來以傾向身體素質而非技術能力而廣受詬病,但它的發展也著重突出了在如今的足球比賽中身體素質的要求變得愈發重要,無論任何聯賽、任何球隊、哪一種足球文化氛圍都要適應這樣的變化。
出于這個原因,不難理解為什么像皮爾洛和蘭帕德這種巔峰期已過的昔日巨星為何沒有像很多人預想的那樣稱霸大聯盟。
這似乎是如今足球與過往相比最大的變化之一,如今的比賽越來越注重身體素質,而它也對提高比賽的流暢性方面有所幫助。像皮爾洛、蘭帕德、杰拉德這樣技術出眾的球員們在大聯盟的賽場上實際效果被大大地削弱了,這正是因為他們并沒有適應好比賽環境。技術能力的要求永遠不會從足球世界中消失,但與過往不同的是身體素質的要求變得不可或缺。
不過對于那些倡導將運動科學領域中最新科研突破引入其中的人來說,我們必須要明白足球運動是建立在其技術能力的魅力之上的。它也是建立在球和人們直觀感受之上的。如果說一名球員可以一周雙賽都能跑上11000米,同時還能單賽季打入20粒進球的話,那么可以說他就是完美契合如今比賽要求的球員了。
但是對于球員們來說,當球傳來時所擁有的進球欲望與決心可不是教出來的,可以撕破防線的傳球視野與向前推進進攻的勇氣亦是如此。預測球員們的行進路線、在球場上的想象力以及做出精妙傳球前快速而縝密的思維等都是一種原始的本能,這些也都是教練們無法教導出來的,亦是區別天才與普通球員的一種方式。從這個角度講,運動能力通常只能是造就一名偉大球員的次要品質。
【結論】
盡管瓜迪奧拉對他手下的球員們在場上的職責有著明確的要求,但他在執教巴薩時期賴以成名的Tiki-Taka式高強度的433體系中同時也能讓天才球員在其中有所發揮。梅西、伊涅斯塔和哈維都是足球史上的超級天才,他們也正是那支華麗的瓜式巴薩的團隊基石。誠然那支球隊依賴阿爾維斯和佩德羅等人難以置信的體能狀態,隊內也不乏起到輔助作用的球員,但從整個團隊來看,他們仍舊時基于具備絕佳技術能力的球員為根基,而非身體素質。
盡管足球運動進入到了一個需要不斷跑動的時代,每支球隊都會在資本市場為了獲得哪怕最微小的優勢而努力,但我們也不該對那些踢出美麗足球的球員們失去贊美之心,因為他們在有球時總能踢出美妙的景象。
在足球運動改變的同時,我們的足球文化氛圍以及態度也在轉變。我們的期待越來越多。運動能力可以讓一個人成為超級田徑運動員,而如今它也成為了球員們合格的一個準則。但無論對于哪個具備足夠身體素質的球員來說,他們在場上終究是會因令人如癡如醉的表現而讓我們從座位上站起,并非是其他的原因。當瓜迪奧拉慶祝球隊在曼市德比中獲勝并登上積分榜榜首時,他也應該會將視線短暫地停留在伊布的身上。
伊布是足球世界里最為驚艷也是最為神秘的球員之一,同時也是最具天賦的球員之一,他從來沒有像很多球員那樣去適應需要大量跑動和身體對抗的體系,而他與瓜迪奧拉在巴薩時期曾有過非常著名的沖突。或許伊布是一個非常優秀的球員,但他從未像西索科那般有著田徑運動員般的屬性。但作為一個打入過一些驚艷足壇的前鋒,會有人質疑伊布是不是完全地缺乏運動能力呢?絕不會有人這么想。
足球運動在身體素質方面的要求提高不容忽視,這也讓這項運動有了更大的提升空間。不過足球也總會為那些技術能力優秀、富有天賦的球員們留下一席之地。盡管更佳身體狀況給球員們帶來的效應不容忽視,但足球這項運動首先是建立在技術能力而非身體素質,那些喜愛足球的球迷們也會在未來繼續因球員們在場上的精彩表現而如癡如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