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慢慢學習的過程中,積累了很多知識。生活還是一灘死水,沒有變化。這里主要的原因是,學了沒有用起來,沒有把新學的知識內化,替換舊模式。那怎么把知識內化呢?
《好學》中提到刻意練習可以加快內化的過程。本書提出刻意練習的2個關鍵點在于,抓住本質,然后大量重復練習。但是如何具體實施呢?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落實刻意練習:1.抓住本質2.專項集訓3.反饋激勵
1.抓住本質
抓住知識中的精華知識,也就是20%的部分。那么哪些是精華部分呢?就是普適的知識,能對生活產生巨大影響的知識。比如書本重復出現的知識,比如基礎知識等
問題也當抓住本質來練習。比如說要提高文案能力,那么我是要抓住知識的本質?還是問題的本質?答案是問題本質,比如小馬宋提出的,文案就是用低成本提高傳播能力。
2.專項集訓
對精要知識,拆分為專項,再專項集訓。那么什么是專項呢。比如要跳出一套優美的舞蹈,體力、動作、balance就是專項了。這些是完成一套舞的不同方面,缺一個舞蹈都不好看。而在學習動作的時候,是不是先學習腳,再學習手,然后再組合成一個手腳并用的動作,最后把所有動作都組合起來成了一套動作。所以訓練的時候可以對單個動作訓練,直到balance好,肌肉內化了這個balance。同樣的剛學習到的知識,也可以這樣拆分。
那么集訓是什么呢?就是集中訓練。在一段時間內,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主動思考如何應用該專項。
3.反饋激勵
訓練得到反饋可以糾偏,激勵可以持續投入訓練。
那怎么反饋呢?有三個方法,一、自己對標。建立個對標模板。比如這次閱讀我要使用碎片閱讀法,應用了嘛?二、尋求他人建議。比如你要演講,你找來專家、小伙伴聽,然后讓他們給你意見。三、靠近大牛。找到優秀的作品或者大牛的專欄,然后對比自己的作品、想法,發現不足。
再來談談如何激勵。激勵也可以是自己給自己設立小獎勵,也可以是建立學習共同體,也可以是愛你的人給你無限的支持與信任。其中學習共同體,我覺得很有幫助。就像是爬山,一個人走的快,但是一群人走的遠。因為目標一致,自己看到別人走在前面就會被激發動力。別人有新的設備,新的爬山方式,又能很快的知曉。然后這群人又會互相鼓勵。這樣一群人在一起怎么會不進步快呢?
抓住問題本質,抓住精華知識,每次只集中訓練一個專項。并且訓練后有反饋,有激勵。這樣知識點就能被我們掌握,下次碰到需要解決的問題,新知識就會自動冒出來。慢慢的就能夠內化了。
待解決問題:運動員,都是錄像下來,然后回看糾偏的。也就是所有動作都是可以錄制,然后觀察的。但是看書的思維過程如何錄制呢?
文獻參考
李叫獸公號:為什么你有10年經驗,但成不了專家?。
《好學》回顧 如何應用臨界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