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你的高考
你會想到什么
高考,對于我們來說,是用來告別青春的一場盛大儀式。
如今,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已經漸漸忘記它在這一生中施加的影響;或許在后來的一瞬間,還會覺得高考并沒有那么了不起。
是的,我們終究會擺脫它的左右。
后來見過的很多人,交談起自己的人生,總是輕描淡寫地回到“高考之后”。或者是那個炎熱夏天的迷惘和虛無、期待和雄心;或者是由高考決定的大學和隨之而來的命運的延長。
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只有48小時就結束了,但從那一刻起,我們就開始了漫長的既對抗它、又延續它的過程。這不只與“考上了什么大學”有關,也與選擇在什么地方度過人生第一段自由有關。高考是這段關鍵人生的決定時刻。
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都是經歷了高考以后,幸存下來的人。
聽說,人生最輝煌的日子就是高考前的那段時間。
那時的我們上知天體運行原理,下知有機無機反應,前有橢圓雙曲線,后有雜交生物圈;外可說英語,內可修古文,求得了數列,說得了馬哲;溯源中華上下五千年,延推赤州陸海百千萬,既知音樂美術計算機,又兼修武術民俗老虎鉗。
晚自習突然停電的歡呼,學校因故取消考試的欣喜,還有同學堅定又溫柔的眼神。一切好像就發生在昨天。
那個夏天,格外燥熱。中午放學回到家總是迫不及待地啃上一口媽媽早已準備好的冰鎮西瓜,再喝下一大杯水,匆匆忙忙吃完午飯睡上一覺。
仿佛周圍的一切都被帶上了時間的齒輪,按部就班,井然有序。
高考前一晚,閏四月的十五剛過,月亮還很圓,我失眠了。
擔憂著48小時后,生活突然失去了方向,接下來的日子該干嘛。
還記得當時你在想些什么嗎?
內心是憧憬與恐懼的矛盾體,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卻又祈禱著這一天永遠不要來。
雖然它的結果充滿了未知與不可控,但又給人留下“只要努力就可能會改變”的遐想空間。
這種無法確定努力會不會有用、但卻不得不努力的半漂浮狀態,是人生中最痛苦的狀態,也是我們內心充滿期待的時刻。
它同時夾雜著焦渴和恐懼,你明確地知道一個時間點,就像知道一個行刑期,但在它揭開之前,永遠無法得到徹底的安全感,不敢放棄努力,更不敢隨意放縱。這種狀態下,人的毅力和內心強大被反復鍛煉、考驗。
高考,是我們艱難人生的前奏,是命運對于生活的第一次提醒。
能夠在高考之后重新奪回人生控制權的人都是幸存者。
高考前后,我們的狀態發生著翻天覆地的改變,除了難言的焦躁和壓抑,還有之后突然到來的空白。經歷過高考的人,都要在高考之后進行一次重建。結果已成定局,目標徹底失去,如何重建新的目標,是我們很久之后都沒有做好的事。
對于這場戰役的結局,我們可能千差萬別,但從高考結束那一刻開始,所有人就共享了它的同一種影響。
它用粗線條描畫了我們十六七歲的樣子。
或許,也正是我們以后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