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活了四十五歲。一輩子文采飛揚,一輩子仕途不暢。
記得小時候看過一部淮劇名角梁偉平主演的越劇《別亦難》,說的就是李的生平。梁偉平當時不到三十歲,扮相風流瀟灑,雖然不會唱越劇,但只憑賣相就能吸引大批粉絲,配唱另有其人。梁很英俊,很符合大家對才子顏值的期待。李很悲摧,很吸引眾人對失意落魄的共鳴。
小李幼而失怙,位列縣處級的爸爸李嗣在小李很小的時候就病逝了。家里失去了頂梁柱,小李跟著媽媽來到洛陽,艱難求生。幸運的是,十六歲那年,他的才華得到了一位副總理的賞識,把他收歸門下,讓李和自己的兒子一起學習成長。這個慧眼識才的伯樂就是令狐楚,他的兒子叫令狐綯。
從小李的少年到青年,兩人相伴十年。這十年間,李一直受惠受教令狐一家,在令狐父子的幫助下長大成才。
文學上,號稱駢文三絕之一的老令,對小李耳提面命言傳身教;仕途中,大他十幾歲捷足先登的小令又在小李落第四次之后第五次參加公務員考試時,向主考官點名引薦。于是那一年禮部張榜的錄取名單上,李商隱同學赫然在列。
可惜好景不長,小李考中進士不久之后,老令病逝。他失去了仕途進階之路上最強有力的靠山。正好那時,令狐家的政敵王茂元對小李伸出了橄欖枝。這位愛才的老人對小李也是仁至義盡,不僅許以重用,還招之為婿。于是......,于是我們的小李離開了生活十年的令狐家,投向了王茂元父女的懷抱。
小時候讀李的傳記,讀到這一段,不覺什么。年紀既長,懂了點人情世故之后,越來越覺得小李有點不地道。不過也沒辦法。換作是我,也未必能做的更仗義高尚。
現在每次從網上看到郭德綱與何云偉曹云金的師徒八卦。我都會不自覺地想起李和令狐父子的恩怨是非。若有所悟,也無可奈何。
可惜投奔王氏的小李并沒有飛黃騰達,王丈人沒多久也故去了。小李再一次仕途無依。若干年后,宦海漂浮官場失意中年喪妻年近不惑的小李,向已經貴為宰相的令狐大哥寫信求援:一日相從,百年見肺肝。爾來足下仕益達,仆困不動,固不能有常合而有常離。他的綯哥接信不久后,給他安排了一個他一輩子做過的最大的官,太學博士,雖然只有六品。
以后的以后,他們已經傾覆的友誼小船終究還是沒有翻過來。雖不能說交惡,也畢竟沒能重修舊好。說到底,人生軌跡不同,漸行漸遠是不可避免的。
千百年后,江湖傳說里還有李商隱叱吒詩壇的睥睨縱橫。人們因為李商隱的詩才,而見責令狐綯的不夠“仗義”,深怪他太小氣,幫人不徹底,卻全然忘了令狐綯也個有血有肉的凡胎:你傷害了我,而大家卻逼我必須一笑而過[流淚][流淚][流淚]